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文化|地方企業|節會|人事變動|
  各地新聞: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暴雪致農產品等價格上漲 通脹風險加大
2010-01-07 07:37:02

我來說兩句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熊鵬認為,C PI很可能會繼續快速增長。他給出了六條理由:一是我國經濟正在越過增長9%左右的潛在經濟產出水平,經濟基本面的持續向好將推動總體物價水平的持續回升;二是翹尾因素負面影響顯著下降將成為未來推高物價的重要因素;三是食品價格持續上漲將增加未來通脹壓力;四是非食品價格企穩回升會助推物價上行;五是“輸入型”通脹壓力上升趨勢未變;六是未來流動性雖有所收縮,但仍將保持寬裕。

不過熊鵬認為,如果沒有其他突發性因素,2010年全年C PI同比漲幅可能在4%,出現較大幅度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今年有沒有這種可能呢?有一種意見認為不會,理由是我國存在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當前導致我國物價上升和下降的因素并存。導致物價下跌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宏觀層面。在開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決定物價水平最根本的因素是總供求的對比關系。當前,我國需求不足的總供求格局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

作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供給面,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的儲蓄率便顯示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這種狀況反映在結構層面,就是愈演愈烈的產能過剩。基于高儲蓄率之上的宏觀經濟平衡關系的存在,決定了我國不會出現長期、持續的物價上漲。

從當前來看,食品價格很可能會繼續上漲。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國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分析說,目前農產品價格上漲是季節性上漲、價格結構調整以及通貨膨脹預期等因素造成的,按照價格波動的一般規律,未來農產品價格整體上肯定是趨于上漲,關鍵是上漲能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是,中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六年豐收,今年回調的可能較大,難免影響糧價波動。

據新華社課題組分析,當前我國糧食連續豐收的內在機制尚不牢固,在基礎設施落后、種糧的比較效益還是較低等傳統制約因素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又將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極端氣候增多等新的制約因素,如不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我國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削弱。

影響C PI的不僅是糧價。據記者了解,2009年居住類在C PI中的比重為14.69%,這部分權重被公共產品和房價兩類產品瓜分。

進入2010年,水價、電價、天然氣價格都可能會進一步上調,而這部分對居住類價格的影響達到40.8%。房價雖然沒有被直接計入C PI,但是通過居住類價格的其它比重直接影響CPI。

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測,2010年房地產價格可能漲幅趨緩,但不會出現價格的絕對下降,居住類價格2010年將繼續走高,房地產與超過100種商品有所關聯,房價上漲還會間接拉動這些商品價格上漲。

大宗商品也會通過多種渠道影響C PI。據有關學者計算,國際油價對C PI的影響大約在5%左右。當前,國際油價逼近每桶80美元,未來可能進一步上漲。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提速,2010年大宗商品價格必將進一步上漲,這無疑也會對CPI起到拉動作用。

聚焦3通貨膨脹不全是壞事

其實,至少是在現在,物價增長還只是剛剛轉正,過度擔心通貨膨脹也沒必要。而且,適度的通貨膨脹,C PI漲幅在5%以下,對經濟往往有利無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目前社會上對物價高度關注,在這種關注背后,潛藏著一種看法,即任何水平的物價上漲都是有害的,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

理論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實踐都告訴我們,一定程度的物價上漲對經濟運行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有利的。

這是因為,在適度的物價上漲環境下,企業才具有開工和擴大生產的積極性;只有在企業堅持開工并不斷擴大生產能力的條件下,就業才能持續增加;只有就業持續增加,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當然,如果超出了5%的范圍,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就會從正面轉為負面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將影響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在我國,低收入戶食品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50%左右,食品的大幅度漲價降低了這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可能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

其次,將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如果物價增長過快,導致存款實際利率為負,從居民的角度來說,大量的銀行儲蓄將涌入資本市場,進入股市和樓市,從而導致資產價格虛高,產生大量經濟泡沫。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如果實際利率為負,就相當于進行貸款是銀行對企業進行補貼,企業就會傾向于通過借貸進行產能擴張,從而導致行業產能過熱,最終甚至會影響整個經濟增長過快。

再次,物價上漲過快還將考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把握能力。穩定物價是各國中央銀行天然的職能,價格問題在相當程度上體現為貨幣問題。

過去有人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到5%就必須提高利率,但是中國央行當下面臨的問題是,如果中國在美國加息之前調高利率,就會有更多的熱錢涌入中國,人民幣升值壓力就會加大。但是如果不加息,則相當于至少是部分放棄了宏觀調控的貨幣手段。

來源:新華網-經濟參考報 編輯:段若蘭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663、8488356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專題
2009年終盤點
2009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對眾多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年份……>> 詳細

各地新聞
16日,中國日報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北外發布廳隆重舉行了合作共建單位簽字儀式,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共同開發特色課程等方面展開一系列合作,全力為我國國際傳播事業培養和輸送人才。>> 詳細
點擊排行
  中國將加大從基層一線選拔公務員力度
國新辦談新興媒體發展:更安全更綠色更誠信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