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當日,在湖南省張家界天門山,“祥和中國節”第一季“炎黃子孫支持‘我們的節日’申遺聲援大會”活動拉開序幕。
99對有情人在被譽為“一生必至的愛情圣地”天門山上,以中國傳統方式共渡中國情人節,并與青年志士“申遺聲援團”一起,呼吁支持中國傳統節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悉,該活動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湖南省旅游局、湖南廣播電視臺和北京廣播電視臺主辦,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承辦、湖南怡清源茶業全程支持。
據主辦方介紹,之所以將“祥和中國節”第一季首場活動選定張家界,正是因為近年來,張家界市委、市政府注重“保護世界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建設國家級生態市”,同時深入挖掘張家界文化內涵,將旅游與文化相融合。
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羅毅表示:在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張家界,隆重舉行“炎黃子孫支持我們的節日申遺聲援大會”,目的就是希望燦爛的節日文化與神奇的自然文化完美融合,激發大家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濃厚興趣。
在活動現場,天門洞開,象征中華九州的九支長號對天吹響,十六面威風凜凜的大鼓隨著號聲發出震天的吶喊,為聲援大會奏出最強烈的助威聲。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代表和99對情侶代表抬起長達200多米的巨大的橫幅從天門洞口出現,緩緩走下999級臺階,并將橫幅鋪蓋在臺階上,999級臺階頓時化為一條壯觀的申遺大道。伴著《愛我中華》的歌曲,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代表跳起舞蹈,以示支持“我們的節日”申遺。
與此同時,本次活動的全球唯一合作伙伴、炎黃子孫支持“我們的節日”申遺聲援團團長單位——湖南省怡清源茶業有限公司,發出了“中國人要過中國節,中國節要有中國味”的呼吁。由中國眾多文化名流、青年志士組成的“支持申遺聲援團”也齊聚現場,共同提出支持申請――號召將中國傳統節日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出“愛我中華、保衛傳統,炎黃子孫、支持申遺,華夏兒女、匹夫有責,責無旁貸、舍我其誰?”的豪邁宣言。
據了解,8月1日, “我們的節日”系列推廣活動暨炎黃子孫倡議申遺大行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正式吹響中國傳統節日復興重振的號角。著名學者于丹作為“我們的節日”系列推廣活動特邀嘉賓出席發布會并發表演講。活動從七夕開始到年底,將連續舉辦三場大型活動,并以各個節日為平臺,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進而推動人類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與保護。
此系列的第二場活動擬于中秋節(9月22日)在岳陽樓舉辦“千古名樓賞月會”。重現中國式古典廟會的原貌,展示品嘗中國民間各地特色美食,展演昆曲、越劇、黃梅戲、皮影戲等多種地方戲曲。
第三場活動擬于重陽節(10月16日)在南岳衡山和臺灣阿里山兩地同時進行“海峽兩岸望鄉會”。九九重陽,登高望遠倍思親。
此后在春節、元宵等中國傳統佳節之時,“祥和中國節”活動都將圍繞推廣“我們的節日”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目標,以中國古代節日的原貌重現形式,集中展示散落在民間的各種現存珍貴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凝結成“中國傳統節日”的璀璨精華。通過音樂、舞蹈、朗誦、戲曲、書畫等多種文藝形式展現中國傳統節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彰顯中國節日文化的動人魅力。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