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三大主糧價格輪番創出新高 糧價“接力”漲 誰在背后推
2010-09-01 07:30: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三大主糧價格輪番創出新高 糧價“接力”漲 誰在背后推

宋嵩繪

核心提示

近期,國內農產品“接力式”的價格上漲引發各方關注:先是綠豆、大蒜、生姜等小宗農產品價格飆升,再是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價格較快上漲。如何看待新一輪糧價走高?本輪糧價上漲有哪些近憂遠慮?

糧價創出新高

月餅跟風漲價

相對國際糧價,國內糧價上漲是溫和可控的

小麥每公斤2.54元,水稻每公斤2.15元,玉米每公斤2.04元,這是8月30日國內三大主糧的期貨價格。

中國玉米網總裁馮利臣指著行情軟件上陡峭的K線圖對記者說:“進入8月,糧食期貨價格輪番創出歷史新高,其中早秈稻比7月底漲了近12%。”

糧食期貨快速上漲的背后,是市場上糧價走高的有力支撐。我國主要糧食收購價幾年來一直穩定在每公斤1.4元到1.7元之間。今年新糧開秤后,小麥收購價一舉突破每公斤2元,隨后的早稻開秤價超過1.9元,而處于青黃不接的玉米收購價已升至2.01元。

“糧價適度上漲是個好事,也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預期。”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宋廷明說,相對于工業品價格水平,我國農產品價格長期偏低,糧價上漲對農民來說意味著種糧收益提高,對國家來說意味著補貼成本減少,對社會來說可以增強糧食安全的保障。

但記者采訪發現,在一些地方,當前的“高糧價”并未激發農民的賣糧積極性。湖南省糧食局的調查顯示,迄今湖南早稻收購量同比減少1/3。湖南湘陰農民謝華說:“今年1公斤稻谷成本價已超出1.8元,即使賣到2.2元,1畝地才能賺300元。”

原糧漲價很快傳導到了米面價格。記者從北京的專業糧油批發市場玉泉路市場了解到,東北圓粒大米批發價從月初的每公斤4元上漲至4.14元;“五得利”、“金麥”等品牌的富強粉較上月均有每袋1元的上漲,月餅跟風漲價。

糧價穩,百價穩。目前糧價上漲將如何影響整體物價?國家發改委8月中旬發布報告表示,綜合考慮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等因素,預計三季度CPI將在7月份3.3%的漲幅水平上下波動。

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說,國際糧價上漲迅猛,其中小麥期貨價格今年6月份以來上漲了90%,相對而言,國內糧價上漲是溫和可控的。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綜合來看,一些國內外因素對下半年乃至明年糧價和CPI的影響如何,仍值得密切關注。

國際糧價傳導

亦有長期“推手”

種糧成本增加、耕地減少、水資源制約成為影響糧食供應的長期因素

針對最近國內糧價上漲,有關專家認為,除了國際糧價上漲的傳導作用,漲價背后的長期因素也不容忽視。

馮利臣說,隨著種糧成本增加,目前種糧收益又到了瓶頸期。記者在陜西、河南等糧食主產區了解到,今年當地的種糧收益不到種植大棚蔬菜、葡萄等水果收益的1/8。陜西渭南市官道鄉小什村農民劉建永說:“今年我包種的50畝葡萄園凈收入40萬元。種糧收益還是太低。”

耕地減少也制約了糧食供應。宋廷明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稻米種植面積減少了1億多畝,目前這一趨勢并沒有根本扭轉。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土地違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違規占用耕地事件。

從長遠看,我國糧食主產區還受到水資源的制約。“大規模的農田機井建設,保障了河南糧食產量連續10年全國第一,也使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2米。”河南省水利廳有關人士說,打井抽水救急可以,但不可持久。一旦發生持續性干旱,地下水位大幅下降,糧食就可能減產。安陽擁有1萬多眼機井,但近幾年有2000多眼因水位下降而基本報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用“脆弱、強制性、緊張”來描述當前我國糧食的供求平衡。脆弱,在于耕地稀缺;強制性,在于種糧收益低,且對地方財政直接貢獻小;緊張,在于玉米和水稻供需已接近失衡臨界點。

“糧荒”短期難現

但需未雨綢繆

下半年國內糧食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

近期,全球重要糧食出口國俄羅斯頒布糧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亞等糧食大國也面臨糧食減產,引發了全球糧食危機是否到來的爭議。

“當前形勢與2007年開始的糧食危機很不相同,判斷全球糧食危機還為時尚早。”宋廷明說,國內糧食形勢整體好于國際,短期內不可能出現“糧荒”。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近期公布的“2010年糧食安全風險指數”顯示,中國在163個經濟體中位列第九十六位,被評為“中度風險”國家。

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國內糧食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有能力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小幅上升,同時要做好防范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各項準備工作。

有關專家認為,對待糧食問題要居安思危。從長遠看,國內糧食形勢不容樂觀,應該未雨綢繆。

宋廷明等專家建議,面對糧價適度上漲,應做好對困難群體的補助工作,減少價格干預,避免“以減少農民收益為代價補貼所有消費者”。

馮利臣等專家還呼吁,應盡快改善我國糧食加工業“小、散、低、亂”的局面,由龍頭企業引導發展訂單農業,提升種糧收益。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段若蘭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打擊假冒產品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 詳細

各地新聞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含靜脈輸液費,不含藥品費)以及藥事服務成本將合并為一般診療費,實行“一費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有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含靜脈輸液費,不含藥品費)以及藥事服務成本合并為一般診療費,實行“一費制”。>> 詳細
點擊排行
  香港宣布申辦2023年亞運會 預算60億港元
官場現形記:細數2010年落馬貪官七宗“最”(組圖)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