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揭秘蔬菜產銷鏈條各環節收益水平 菜農獲利潤低
2010-09-06 16:51:33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流通暴利”是一大推手,農民在產業鏈中仍處弱勢

“糧食、蔬菜、雞蛋等農產品今年輪番漲價,漲價形成機理比較復雜,不同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成因各不相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

菜價上漲,除了種植成本推高外,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頻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的倒春寒、夏季水災等,一方面造成蔬菜減產,一方面給流通帶來困難,運輸不暢無疑會加劇蔬菜價格波動。”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說。另外,部分地區城市化擴張加速,原有的專業菜地面積減少,相對穩定的蔬菜供給機制被打破,也是造成菜價波動的原因。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菜價居高不下,除了上述原因,流通環節的因素影響更多。董春國所住的村子,離壽光蔬菜物流園只有1公里多距離。村民可以等著收購商來村里收菜,也可以自己把菜拉到物流園去賣。自己去賣,每斤能多得1角錢。對這1角錢的差價,董春國倒也想得開:“人家收菜的人也得賺錢啊。”

目前,我國大部分蔬菜從田頭到餐桌,一般要經過收購商、區域市場、批發市場、二級批發、農貿市場(早市、超市)等5個環節。今年一項調查顯示,1斤芹菜農民以0.3元多的價格賣給收購商,到了批發市場環節價格就變為0.6元,到了二級批發價格已漲到0.8元,經過零售環節加價,農貿市場上的價格能達到1.5元。

可見,在蔬菜的產銷鏈條中,菜農得到的地頭收購價僅為零售價的20%—30%左右,批發價則約為零售價的一半,終端零售才是獲利最大的流通環節。程國強說,農產品價格上漲后,部分農民確實收入比以前好了些,但他們分享到的利潤依舊非常低。一旦某種農產品供過于求,批發和零售可以通過調整價格維持利潤水平,由于農民的種植成本相對固定,收購價降低就必然使農民收益受損。

在鄭風田看來,“流通暴利”的存在,表面看是國內農產品利益分配失衡,實質問題還是農戶生產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經營過于分散,議價能力弱,農民在產業鏈條中的弱勢地位仍然沒改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專題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專題>> 詳細

各地新聞
近一段時間,西方企業界和部分媒體大量炒作“中國投資環境惡化論”,在國際上引起了企業界對華投資的普遍擔心。2009年和2010年,中國利用外資的事實不支持這種所謂的“中國投資環境惡化”或者“中國外貿政策發生變化”的看法。>> 詳細
點擊排行
  支樹平擔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圖)
外交部原發言人秦剛將任駐英使館公使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