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手機都是一部竊聽器,不管你開不開機,都能被竊聽。”這是香港電影《竊聽風云》里面的臺詞。最近長沙的周女士撥打本報熱線,稱自己的老公用手機竊聽器監聽她的電話。這場夫妻間的“竊聽風云”源于一場離婚大戰,妻子想離,丈夫不肯,并想通過竊聽老婆的電話挽回她。
[事件]
妻子手機被丈夫監聽
9月初開始,在長沙金蘋果服裝市場替人看店子的周女士碰到一件怪事:一個陌生號碼打了她的手機又掛掉,她用家里的座機回過去,卻打不通。
過了兩三天,和她分居四個月的老公曾先生突然問她:“你昨天是不是和××吃飯了,我還知道你和你好朋友說了什么。”周女士懵了,她猜老公請人在竊聽她的電話,曾先生也承認了,“我怕你在外面有人。”
“他說第一次給了監聽公司500元,就得到一部分我的通話記錄和內容。”周女士說,老公告訴她,第二次那邊要價3000元,他付不起,就沒要監聽記錄了。“我擔心雖然沒給錢,但是我的手機還是處于監聽之下,所以換了手機號碼。”周女士說。
“竊聽風云”源起離婚大戰
記者聯系上曾先生,他承認監聽老婆電話一事:“不過現在不給錢,(監聽公司)那邊也不會提供通話內容了。”
曾先生說,他是托朋友在某個廣告上聯系到武漢那邊的監聽公司,因為他想挽回婚姻。當記者問曾先生是否擔憂老婆的人身安全時,他覺得沒關系。
據周女士透露,因為老公賭博輸光了家產,她5月份起訴離婚,但法院規定要分居至少6個月才能判決。周女士表示,自己對老公已經沒有一點感情了,婚是離定了,她愿意撫養3歲的女兒,就等著法院判決。
[調查]
手機竊聽器網上熱賣
記者在網上搜索“手機竊聽器”,發現賣竊聽器的網站數不勝數,包括手機監聽臥底軟件、電話監聽器、無線監聽器、密碼監聽器等。
一個網站主推一種“X臥底第三代”軟件,稱有5種功能:手機防盜;幫助家長監督孩子;監督你所懷疑的員工,監視他是否從事商業間諜活動;用于婚姻的自我保護調查,尋找他(她)的背叛證據;用于各種商業調查。
各種手機竊聽器功能齊備,但價格也不菲,一般要幾千塊,貴的要上萬塊。
[專家]
監聽軟件可像電腦病毒一樣入侵手機
北大青鳥學校計算機網絡工程師張先生介紹,監聽軟件進入手機,就好像電腦染上病毒。電腦中毒大部分是因為點擊一些來路不明的文件或網頁而致,手機同樣如此。
如何避免手機被監聽?張先生說,首先要在正規商店購買手機,不要隨便到非指定維修點修理手機,不要輕易將手機借給別人使用,如果懷疑被監聽,應到廠商指定維修點進行檢測。在公共場合要關閉手機上的藍牙設備,收到來路不明的彩信或文件直接刪除,保護好手機SIM卡密碼,淘汰舊手機時要徹底清空內存,下載手機殺毒軟件和防火墻。
律師說法
惡意監聽、非法竊聽要擔刑責
湖南萬和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健表示,夫妻之間確實有著配偶權、忠誠監督權,例如曖昧短信調查,行蹤反常的跟蹤,對此類行為,法律并不明令禁止。但如果基于惡意動機,對配偶進行無根據的監視、調查,并對其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傷害和影響,就構成了侵權,依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和后果,追究其不同類型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竊聽器材。《刑法》規定,非法生產、銷售竊聽器材,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目前各種新軟件、新工具層出不窮,可能危害到公民利益,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措施。
來源:三湘都市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