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完好的稻田,忽然沉陷下去,出現一個圓形的大坑,大坑外小內闊,且不斷增大,坑內有魚游來游去。近日發生在祁東縣雙橋鎮馬安村新家組的這一奇異的景象,成為當地村民茶余飯后的談資,亦引起種種猜測,有人懷疑可能與地下陰河有關。
稻田內忽然出現10多米深大坑
8月28日下午5時許,當地村民龍麗群通過一段田間小道去摘辣椒時,忽然發現小道邊上有一塊田地上的禾苗不見了。龍麗群回到家找來一根棍子,往田地上捅。誰知,鋪在表面上的泥土沉了下去,現出一個大坑來,坑中有水,還有魚在其中游動。
龍麗群說,這塊田地是她叔叔的,春季耕田插秧時,并沒發現任何異常。之后村民們發現坑內水深8米,外加無水處的高度,共12米。大坑外面直徑只有2米,但洞內非常大,就像一個壺,而且,最近仍經常聽到泥土“嘩嘩”滑落的聲音,這意味著大坑在持續擴大。
大坑形成與地下陰河有關
發現“天坑”后,村支書彭安平向當地政府及縣公安局作了匯報。民警在現場劃了警戒線,以避免百姓掉入天坑。衡陽市國土部門也派人到現場進行了勘測,但暫時還未作出結論。
彭安平說,這兩天變化很大,坑擴大很多 周圍老百姓很害怕,經常找村里。而現在,村里有一棟新建的房子開始出現裂縫。對于這個大坑形成的原因,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因為該村周邊沒有人開礦,也沒有打過什么鉆。
有村民懷疑此“天坑”與地下陰河相連接,因在坑內發現了一種只有河里才有的魚。不過讓村民不解的是,村里的河前段時間干旱幾乎斷流,但坑內的水卻儲藏豐富。
專家稱可能是地下河塌陷
中國徐霞客研究學會學術委員、原衡陽師院資旅系主任楊載田教授稱,近段時間,我國廣西、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區,頻繁出現“天坑”。國家有關機構在調查后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所謂的“天坑”,實際上是地面塌陷,是一種地質災害現象,主要發生在巖溶區,因長期干旱、強降雨等氣候因素和工程建設、地下水抽采、礦產開發等人為活動引發形成。祁東縣雙橋鎮出現的“天坑”很可能是石灰巖性質的地下河或溶洞塌陷。近期,他將會去現場,查找天坑形成的真正原因。
來源:瀟湘晨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