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10月中旬,正是各地大閘蟹大量成熟上市的季節。記者在馬王堆第三屆閘蟹節上看到,湖北蟹、湖南蟹、江蘇蟹,大通湖、陽澄湖、八百里,不同產地不同品牌的閘蟹爭奇斗艷。這可難為了消費者,正在買蟹的蘇小姐就表示:“眼都挑花了,不知買哪家的好!”
競 爭
陽澄湖洞庭湖分庭抗禮
提起大閘蟹,在消費者中最知名的還是陽澄湖。“沒法不知道。”驅車而來的周先生說:“來的路上,廣播里就正放著某酒樓陽澄湖大閘蟹的廣告呢!”記者在現場看到,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內,“陽澄星島”、“陽澄之霸”等各種打著陽澄湖旗號的品牌也十分搶眼。
對于陽澄湖一枝獨秀,本地養殖戶頗有些不服。輾轉多地培育過蟹苗的李高文告訴記者:“洞庭湖屬于過水性湖泊,水產餌料豐沛,水質優良,出產的大閘蟹并不遜于陽澄湖。”本地品牌“大通湖”負責人涂林初也介紹說:“陽澄湖閘蟹是好,但洞庭湖的也不差。‘大通湖’品牌年年遠銷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等港媒報道說,唯一能跟陽澄湖媲美的,就是我們洞庭的大通湖。”
關 鍵
品牌決定定價高低
記者調查中得知,陽澄湖的閘蟹價格比洞庭湖要高出30%~50%,為什么差價會如此之高呢?“關鍵還是陽澄湖品牌叫得響。”另一家本土閘蟹品牌“八百里”老板秦衛兵坦言:“全國都有烤鴨,但只有一個全聚德,全國都產閘蟹,但只有一個陽澄湖。品牌決定溢價能力。牌子出名了,你怎么漲價都是成立的。”
說起品牌,陽澄湖方面也頗有自信。陽澄湖品牌運作相關負責人葉量介紹說:“陽澄湖周邊有幾千年蟹文化的歷史,1997年注冊了相關品牌。十多年的品牌運作,是競爭者一時半會兒學不來的。”
對 策
品牌建設亟待政府支持
陽澄湖不是一天建成的,洞庭湖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后來居上呢?采訪中,本地經營戶提得最多的一個詞是“政府”。秦衛兵舉了個例子介紹說,他有位江蘇的朋友,家里養殖的閘蟹生了病,當地水產局專門組織了專家會診。“陽澄湖一帶,養殖技術都是共享的。”秦衛兵說:“而我們主要靠經營戶單打獨斗,差距太大了。”
葉量也指出,陽澄湖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成功典范。“一方面,由政府牽頭,推廣標準化養殖、標準化經營,采取公司化運作,減少內耗,保證大閘蟹品質。另一方面,通過現代營銷手段,全方位推廣品牌。多位國家領導人蒞臨親自品嘗陽澄湖閘蟹,就對品牌推廣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葉量剖析了陽澄湖成功的密碼。
未 來
“洞庭湖”加快追趕步伐
事實上,陽澄湖早已“嫁入”了湖南。今年6月,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并購“陽澄湖大閘蟹”,換句話說,經營陽澄湖閘蟹的其實是一家湖南企業。
資本運作已經走在前面,本土養殖、經營者也開始了追趕陽澄湖的步伐。馬王堆海鮮水產市場連續3年舉辦閘蟹節,正是為了推動本土閘蟹產業發展。而本省主要產地益陽,也將大通湖大閘蟹品牌推廣納入了《益陽市水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將從政策、招商引資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植。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