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jié)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yè)|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經濟
搶購變"停購" "瘋狂棉花"一夜轉向觀望氣氛濃厚
2010-11-18 10:07:09      來源:中國證券報

打印文章 發(fā)送給好友

棉花價格松動也讓部分棉商陷入了“不敢收購”的境地。正因為諸多棉花販子都抱有此想法,德州市銀龍棉業(yè)集團下屬的銀鑫棉業(yè)有限公司也叫停了收購計劃,工人全部放假,企業(yè)停止加工棉花。由瘋狂搶購棉花,到停止收購棉花,這種轉變似乎只在一夜之間。

棉價下跌讓前期高價收棉的棉花加工企業(yè)壓力增大。一加工企業(yè)老板說,前期以7.2元/斤收購的棉花,加工成皮棉后成本價約為3.1萬元/噸,現在皮棉價格下跌到2.7萬元/噸,如果按現在價格出售,肯定虧本。一些棉廠寧可觀望也不會以過低的價格出售皮棉。

“買漲不買跌”,棉企收購趨于謹慎,目前已有中小棉紡企業(yè)選擇停產或者減產。這一連鎖反應也向下游的紡織、布料廠延伸。

中國華芳集團夏津紡織有限公司供應科科長廖云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幾天來紗廠訂貨量明顯減少,在對后市把握不準的情況下,連布料廠都選擇了觀望。

減產刺激漲價供需缺口難解

在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德州分公司主任李洪軍看來,此次棉價高位運行,主要原因還是供需失衡。

由于棉花播種面積的減少以及氣候影響,棉花產量比去年有所降低,再加上新棉上市推遲也推高了棉花的價格。對于國際市場而言,棉花產量和庫存都在下降;而印度作為較大的產棉國,控制棉花出口,減少了國際棉花的供給。“國儲拋了100萬噸棉花,仍不能有效對稱需求。”李洪軍說。

業(yè)內人士介紹,中國目前棉花產量大約600萬噸,而市場需求在1000萬噸。

德州市農業(yè)局棉花技術服務站站長龐金柱說:“農民種棉積極性不如種糧食。種糧有綜合補貼120元/畝,還有托底收購價政策,而棉花只有15元/畝的良種補貼。”據介紹,今年山東等地棉花產量相對較低,春天冷空氣一輪接一輪,降雨量少,導致棉花的播種時間推遲到了4月底,相比往年要晚8-10天。棉花在開花關鍵期,又持續(xù)20多天的陰雨天氣,棉桃無法接受正常陽光照射而霉爛,直接導致籽棉單產下降。

農民更有一本種地經濟賬。山東德州丁莊鄉(xiāng)農民楊大爺家里有10畝地,今年種了5畝小麥、5畝棉花。種一茬小麥一茬玉米,一畝地一年毛收入在2000元左右,還有各種補貼。即使按今年瘋狂翻倍的棉花價格,種棉花的毛收入與種糧差不多,但種棉每畝肥料、農膜、農藥、種子就要800-900元。勞動力開銷也很多,摘棉花時,要雇工,一天60元,或者每斤1元。最忙的時候還雇不到人。如果從別人流轉出來的土地種棉花,還要減去每畝地500元左右的流轉費,如此一算,所剩無幾。

楊大爺說:“即使是今年這個價格,大家種棉花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據我所知,村里明年要擴種棉花的還沒有,估計種棉面積還要減少。”

龐金柱建議,棉花應像糧食、油料作物那樣有托市保底價,能保障種棉收入,棉花種植面積才有可能增加。

流通環(huán)節(jié)大亂“正規(guī)軍”難敵“游擊隊”

而混亂的棉花收購格局加劇了市場供求緊張現象。一家正規(guī)棉花收購加工廠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們對無證商販搶購加工棉花非常惱火。

“在棉花市場放開后,市場基本上處于混亂狀態(tài),個體收購商開著三輪車在田間奔走,走村串巷。誰出價高,棉農就賣給誰。”該人士表示。一些商販并不把棉花集中銷售給有資質的棉花加工企業(yè),而是在自己的非法小作坊里加工,或者賣給無證加工小企業(yè),棉花不分等級混在一起加工出超水棉現象普遍。

山東一大型紡織廠負責人說,其實現在有很多無證加工的小企業(yè),這些棉花加工廠規(guī)模都比較小,多數沒有廠名,只能根據院子中堆放的物品和墻體廣告判斷出工廠的性質。一位知情人士說,這些沒有資質的棉花加工廠已經存在很多年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十七屆五中全會
>> 詳細

各地新聞
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17日發(fā)布報告,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4點,比二季度回落5個點。有62%的消費者預期未來12個月房地產價格“上升”,比二季度提高了8個百分點;認為“下降”的消費者比重下降至15%,比二季度減少了8個百分點。>> 詳細
點擊排行
  公安部:保溫材料等諸多隱患造成上海住宅樓火災
衛(wèi)生部回應杭州醫(yī)院“回扣清單”事件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