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結束的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穩物價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央行的主要任務之一。
會議提出,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金融宏觀調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調控的針對性,有效管理流動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
此外,促轉變、防風險和推改革也將成為央行今后的主要任務。會議提出,在經濟結構調整中要充分發揮好貨幣信貸政策的引導作用,重點支持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建設以及節能環保、生態建設、應對氣候變化等。同時,金融業自身也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
會議提出,要抓緊機制建設,改善融資結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建立健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預警體系和處置機制。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注重運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創新宏觀審慎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加大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力度,防止異常外匯資金大規模流入。
會議提出,要繼續推進金融機構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組織體系。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穩步擴大對外開放。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
相關報道
央行提出今年四項工作任務:穩物價,促轉變,防風險,推改革。
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5日至6日在京召開,會議將“穩物價”列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之首。央行提出,要有效管理流動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
央行提出今年四項工作任務:穩物價,促轉變,防風險,推改革。
央行稱,將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強宏觀審慎管理。把好流動性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外匯流動的變化情況,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操作等價格和數量工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措施,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原則,加強信貸政策指導,著力引導和促進信貸結構優化。繼續優化中小企業金融生態,多方面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全面改進和完善對“三農”的金融服務。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推動房地產金融健康發展。
在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方面,央行表示,將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繼續培育貨幣市場基準利率。加強對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能力的評估,引導其增強風險定價能力。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作用,參考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加快發展外匯市場,推動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創新等。
在防范風險方面,央行表示,將信托公司、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納入地方法人機構監測體系,加大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非正規融資活動、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監測力度,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管理辦法和降低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風險的政策措施。繼續做好高風險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工作。繼續做好中國首次“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工作。嚴密監控跨境資本流動。完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應對預案。
央行還表示,將構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注重運用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同時,不斷豐富和創新宏觀審慎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穩步擴大對外開放。同時,要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對系統重要性機構的監管,促進國際監管標準的一致性,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來源:中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