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華東地區>山東>山東新聞
金志國:加快低碳經濟配套體系建設
2011-03-09 16:23:34      來源: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加快低碳經濟配套體系建設 推動低碳行動從自發到自覺

在“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低碳經濟的相關的元素將更加深入到滲透到每個角落,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經濟發展由“黑金時代”向以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為標志的“綠金時代”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

在這一時代命題下,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綠金時代”的主角——企業,一場低碳環保的硬仗正在如火如荼地進入白熱化狀態,誰能在此一役中獲勝,才可能在未來的行業格局中更具話語權和競爭力。

在本次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志國呼吁,在未來的“十二五”規劃中,我們應該加大相如法規、標準等等低碳經濟配套體系建設的工作,推動低碳經濟從單個的企業實踐成為每個個體的自覺行為。

低碳運營模式的青啤樣本

從原料采購、產品研發,到生產,物流,再到銷售……一瓶啤酒在它完整的生命周期內,究竟會產生多少“碳排放”?實際上這一直是困擾中國釀酒業的難題之一。

基于此,2009年青啤公司在內部提出“從戰略高度考量實施碳資產管理”,并要求把減少青啤價值鏈的“碳足跡”,看作是關系到子孫后代、社會文明和商業文明進步的戰略高度。“綠色發展彰顯責任本色,財富創造不能給后代留下負債”金志國說,“為環境買單,便是投資明天和未來”。

青島啤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麥、水、電、煤經過青島啤酒生產過程中資源的優化配置,都能在循環經濟鏈條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釀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經過深度處理,可以成為景觀綠化用水;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經過回收利用,可以重新用于啤酒的灌裝;大麥釀造產生的酒糟和麥根,經過處理,可以制成飼料……”

此外,2010年,青啤公司在所屬50多家生產單位推行余熱制冷、糖化熱能回收、麥汁熱浪低壓煮沸,鍋爐運行控制優化、循環水汽化二氧化碳等51項節能技術,成本共節約3723多萬元。

數據表明,2010年青啤公司廢棄物綜合利用率100%,綜合利用價值達158億元,在青島啤酒的“低碳”賬本上,已經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和回報,樹立了行業低碳典范,具有模板和樣本的意義。

推動企業商業模式轉型

金志國認為:“綠色潮流或將改寫啤酒行業未來的超跑格局。綠金時代,需要將低碳融入企業的血脈,不僅是點點滴滴的環保實踐,更需要企業商業模式的轉型。”

從參與市場競爭的角度講,金志國更是將“碳管理”直接視作參賽權的問題,即參與國際競爭資格和門檻的高度。他認為:一個沒有參賽資格的隊員,不可能贏得比賽的勝利。迎接“低碳時代”,青啤一直堅持早介入、早行動、做到早受益。“碳管理好了就是資產,管理不好就是負債。”

金志國具體闡述為:從企業自身而言,“碳管理”有助于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即從從資源型、高消耗、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向低耗能、高增長、集約型的發展方式轉變,這是企業永續、健康發展的需要。

而從參與國際競爭的角度而言,碳排放正在成為發達國家新的貿易壁壘。因此,如果不及時改變企業的運營模式,盡早關注碳排放和碳管理,也許會造成企業未來發展的壁壘和障礙。

此外,從實踐的角度而言,通過“低碳運營模式”帶動的技術創新和整個價值鏈優化和再造,不僅局限于公司內部的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渠道等全系統,還包括供應商、銷售商等全產業鏈都綠起來,這樣才會使青啤形成強勁的“低碳競爭力”。

“供應鏈上有綠色合力,全社會才能給力低碳”,金志國舉例說:“比如供應商,青啤在原料采購上一直堅持綠色采購,從啤酒生產所需的大麥、大米、酒花到成品包裝所需的瓶蓋、標簽、紙箱,全程力求做到綠色、環保。再比如物流,青島啤酒并無自己的物流公司,而是全部進行物流外包,實施嚴格的物流質量標準,運輸、裝卸和倉儲標準化管理,遵循‘綠色物流’理念,減少物流對環境的影響。”

啤酒業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以低碳經濟為契機,催生企業運營模式升級將成為企業新的競爭能力和商業模式,已經成為“綠金時代”的經濟大勢。在我國,這種綠色經濟浪潮已初具規模,2011年,將是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的崛起之年,這種發展勢頭將伴隨企業發展理念轉變、商業模式的轉型而更加迅猛。

加快低碳配套體系建設

青島啤酒在加快低碳經濟配套體系建設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2010年3月,青島啤酒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簽定了啤酒行業第一份“低碳研究協議”,這項研究將提供出啤酒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最終為企業尋找到更加環保的生產模式提供幫助。這不僅是國內啤酒行業是第一家,更是國內釀酒行業的第一家。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王忠敏在談及該協議時表示,低碳發展已成為一個戰略性問題,不僅僅局限于技術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要打造生產全流程的低碳,而這一切都是以數據為基礎的。“精打細算每瓶啤酒的碳足跡、水足跡,要做到每瓶酒的‘碳排放’心中有數。”金志國說。

今年,青啤將在溫室氣體盤查和“碳足跡”計算的基礎上,還將啟動對“水足跡”的計算。

“與各個地方、各個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熱火朝天相比,我們在低碳經濟的配套體系建設方面,比如統一的碳放交易機構、配套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扶持政策等等目前還相對滯后。”金志國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中國啤酒行業資源消耗和高排放的生產方式,使得國內啤酒業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30%—40%,在國際化競爭中缺乏話語權和競爭力,這也成為歐美發達國家通過“碳關稅”、“碳交易”限制我國企業出口的手段之一。

青島啤酒的低碳實踐讓金志國對發展低碳經濟有了更多的思考,“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定價權、標準等方面我們將會面臨尷尬的局面,在經濟發展方式向綠金時代轉型的過程中,這將制約我們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在金志國看來,將減排目標納入“十二五”規劃,搭建企業低碳運營模式,達到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形態,從政府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是這場革命的當事人、參與者、奉獻著和受益者。

為此,金志國呼吁,我們要借鑒國外成功的模式,盡快在總結各個企業、各個區域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和做法,盡快在國家層面出臺發展低碳經濟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以及扶持政策,規范低碳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們國家和企業在“綠金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來源: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記者 戴燕) 編輯:于姝楠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2011年全國兩會
>> 詳細

各地新聞
>> 詳細
點擊排行
  中央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備補助達530億
中央組織部 國務院國資委公開招聘人選公示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