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五年翻兩番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將超萬億

2012-02-15 09:55:35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獲悉,《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出臺,《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10年的2070億元翻兩番以上,超過10000億元,成都將初步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全國一流、中西部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發展基礎:產值超2000億,電子信息成第一支柱產業

“十一五”期間,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在拉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從整體上推進了成都市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201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070億元,是2005年的2.7倍,年均增速達17.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5%增長到44.7%;2010年,高新技術產品實現出口34.4億元,占全市出口總額比重由2005年的8.4%快速攀升到24.8%。

近年來,成都市通過規劃和政策引領,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柱,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及工業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的格局。2010年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2467個,其中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占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的83%,優勢產業特色日益鮮明。2010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近2000億元,第一支柱產業地位更加突出。

發展目標:建設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規劃》提出,到2015年,把成都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全國一流、中西部領先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總體目標,并從產業發展、創新能力、企業培育等方面設立了《規劃》具體指標體系。

在產業發展方面,將建成一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園區),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00億元,產業增加值超過2500億元,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在創新能力方面,將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力爭到“十二五”期末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達到3.5%以上,培育一批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骨干企業,新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20家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節能環保等領域攻克100項以上關鍵核心技術;在企業培育方面,將在“十二五”期間打造50個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的重點產品,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戶,其中超10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戶。

產業布局:以天府新區為核心,加快構建“雁群形態”

關于“十二五”時期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規劃》突出了天府新區主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思路,即要統籌資源要素集中支持天府新區規劃建設,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圍繞電子信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等天府新區主導產業發展領域,強化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建設,促進上下游資源整合配套,努力在天府新區規劃建設進程中實現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大突破。

《規劃》還提出了努力構建“雁群形態”的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產業布局思路。各區(市)縣根據資源優勢、產業特點、區域條件和發展基礎,著力構建抱團發展、梯度推進“雁群形態”的布局,建立分工協同、緊密承接、錯位發展的產業空間結構體系。

發展重點:三大龍頭產業齊頭并進,分區布局科學發展

《規劃》提出,未來成都將鞏固提升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高技術服務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達到45%以上,實現產業增加值1500億元以上,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35%;高技術服務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0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5%,增加值達到1000億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或超過1100億元、1000億元、600億元、500億元和600億元。

《規劃》對新能源產業提出了發展太陽能、核能、新能源汽車等7項重點,對新材料產業提出了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電子信息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材料及制品等6項重點,對生物產業提出了發展生物制藥、生物醫學材料及醫療器械、現代中藥等5項重點,對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提出了發展航空裝備、航天及衛星應用、軌道交通裝備等5項重點,對節能環保產業提出了節能環保研發、節能環保設備及產品制造、資源綜合利用等4項重點,并公布了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李渝)編輯:于姝楠

編輯: 于姝楠  標簽:    

精彩熱圖

逗樂!搞笑就在一瞬間

剩男剩女云集的高薪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