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加快建設長白山地域文化中心
日前,在通化市召開的文化建設工作專題會議上,記者了解到該市結合實際制定了《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和吉林省委〈實施意見〉,建設長白山地域文化中心的意見》、《通化市文化產業提速計劃》和《通化市文化體制改革攻堅戰總體實施方案》,全面打響了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提速的攻堅戰,努力把通化建設成為與文化資源相匹配、與綜合實力相適應的長白山地域文化中心,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會議要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全省文化體制改革攻堅戰動員會精神,進一步深入推進文明通化建設。一是進一步增強加快推進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扎實推進文化建設的重點工作。深入推進文明通化建設,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到“十二五”期末,每個縣(市)都要有標準較高的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每個鄉鎮都要有建筑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文化站,每個街道社區都要有使用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每個建制村都要有使用面積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村部文化室;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現代傳播能力建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大力實施《文化產業提速計劃》,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支持中小文化企業加快發展,培育一批能夠參與全國競爭的文化企業集團。大力發展松花石(硯)產業,建設松花石(硯)產品網上交易平臺,組織域內企業統一使用“中國通化松花硯之鄉”標識,塑造產業整體形象。大力發展地域特色文化產業,挖掘民間民俗、民族文化資源,推動產業化、市場化發展。大力發展網絡信息產業,實施“無線數字城市”建設工程,構建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發展壯大藝術培訓、文化用品批售、體育休閑、廣告、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培育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意和競爭力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推進園區和項目建設,著力構建以通化市區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集聚區,鴨綠江流域和梅柳輝組團兩條文化產業帶,推動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推動文化產業與重點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葡萄酒文化、人參文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機制,集中精力打好文化體制改革攻堅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加強文藝創作生產,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精品;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夯實文化繁榮發展的人才基礎。三是切實加強對文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統籌各方資源,集聚各界力量,形成全市重文化、抓文化、興文化的強大合力。
來源: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記者 丁陸陽) 實習編輯:孫瑞雪
相關新聞:
六個到位攻堅“一抗雙保” 通化市備耕生產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