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12安徽漢字書法文化國際交流(恩龍)研討會暨漢字書法文化國際交流中心成立大會在安徽省寧國市隆重舉行。來自安徽省、宣城市的有關領導、漢字書法文化的專家、學者以及海外來賓共計108人參加本次會議。
會上,“安徽漢字書法文化國際交流中心”理事長高福明致歡迎辭,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萬清,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安徽省民政廳巡視員王佛生,境外來賓代表,美國《中美郵報》社長、總編輯、丹佛孔子學堂理事長屠新時,宣城市委常委、寧國市委書記孫正東,宣城市副市長黃敏在會上發言。
與會的領導和嘉賓集思廣益,共同探討憑借漢字書法文化這個載體開展多種對外交流合作的方式和途徑;利用安徽文化資源優勢,擴大徽文化的國際影響,提升安徽軟實力;推動安徽經濟、文化和旅游等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擴大宣城市乃至安徽省的對外影響,促進安徽對外交流合作。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萬清說,我們現在正處在全球化發展的時代,和平崛起的中國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最典型的體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掀起了漢語熱,全世界越來越多的朋友重視中國、關注中國、研究中國,而其中最基本的載體是漢字。我們這次研討會是一次合二為一的會議,一是漢字書法藝術的研討,二是國際交流,定期舉辦這樣的研討會,讓世界更多的人們認識漢字,真正了解漢字,真正掌握漢字書法藝術這種無言的詩、無形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的魅力。
中國文字學會會長、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說,在世界文化史上,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漢字功績卓著。書寫是漢字成形的關鍵環節,書法藝術是對書寫的提升和再創造,書法藝術必然會影響漢字書寫的規則,而漢字書寫的規則最終會影響漢字體系的發展,因此研究漢字與書法的關系理應成為文字學、藝術學和書法的重要課題。而長期以來,這兩方面是間隔的。漢字書法文化中心的成立,不僅是鮮明的突出了漢字書法文化的概念,也是對漢字、書法這兩種文化現象來進行交叉研究的開拓。我期待在漢字書法文化國際交流中心這個平臺上能夠進一步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促進漢字書法文化的弘揚和光大。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 曹微)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