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當中國音樂遭遇西方

2012-10-25 17:48:25 來源:中國日報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對于傳統文化的扶持,加速了國內傳統文化的復興。

26歲的侯瑋萍,目前正在學習古琴。

“最開始我想買吉他來著,當個業余愛好”,在北京從事媒體工作的侯瑋萍說。

陪朋友去古琴培訓學校的一次偶然經歷,卻最終改變了她的想法。

坐落于北京繁華地段的一棟寫字樓,培訓學校的琴房裝點得古香古色:假山、流水、池魚戲水,焚香縷縷。

“真想不到在繁華的都市還能有這樣古香古色的地方”,她說。

琴音響起,她感到內心平靜了許多,忘記了所有煩惱。

與傳統器樂學習人數攀升形成反差,國內演出市場的情形不容樂觀。

“國內寫民族音樂,卻用西方的作曲技巧。這一趨勢是近年來導致市場不景氣的直接原因”,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說。“就好像一個中國人穿著西服,卻帶了一個瓜皮帽。”

西學不等于照搬。席強認為,融合西方元素,當代中國音樂作品需要用自己的音樂語言去表達。中國當代的代表作品是什么,民眾需要什么,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據了解,文化部將牽頭成立專項基金,用于扶持其直屬的9家藝術院團“走出去”,加強與國外文化交流。中央民族樂團位列其中。

中國民族音樂或許不如西方音樂流行,甚至目前在中國國內也是如此,但無人可以否認,它依然是世界音樂家族的重要成員。

中國于明朝時期首先發明的十二平均律后被廣泛應用于西方音樂;美國航空航天局于1977年發射太空飛船所攜帶代表人類藝術成就的唱片上,錄有中國古琴名曲《流水》;中國的民族樂器大鑼,得到西方交響樂團的廣泛使用。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中國音樂的魅力早已漂洋過海。

未來,相信這樣的例子會更多。(記者 董林)

編輯: 馬原 標簽: 中國音樂 西方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焦點圖片

“十一”黃金周新聞圖片回顧【10.1—10.7】

北京驚現地鐵刀槍哥 引恐慌

趣圖囧事:女性出游防動物防走光

強臺風“菲特”致登陸點村民受損嚴重

精彩熱圖

領導人穿印尼傳統服裝

壇蜜被曝曾下海賣身

絕美銀河亦幻亦仙

李詠哈文全家澳門血拼

精彩熱圖

浙江杭州:“菲特”暴風驟雨來勢洶洶 錢塘江潮乘機傷人

攝影師抓拍搶鏡動物淡定露微笑

女大學生大腿上作畫躥紅 網友稱贊“真皮作品”

習近平夫婦出席APEC歡迎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