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事文化志愿者工作已有三年的張偉在輔導芭蕾舞愛好者.
啟動儀式結束后,文化志愿服務團隊——“快板沙龍”和專家型文化志愿者李世儒帶來妙趣橫生的曲藝表演。“快板沙龍”每周六固定在東城區(qū)開展公益演出;在全市建立了五個志愿服務站,為曲藝愛好者開展培訓;并且通過流動演出隊,深入本市社區(qū)基層舉辦公益演出,為百姓送去歡聲笑語,豐富了百姓的業(yè)余生活。
文化志愿者公益講座主要由“講述老相機的故事”及“皮影藝術講座”兩大內容構成。
熱衷攝影的燕山文化志愿者許文彪,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相機的文化內涵深深吸引,從此開始收藏老相機。從1998年到現(xiàn)在,他已經收藏了60多臺,每臺相機都蘊含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種情結。在參加攝影志愿服務之余,許先生多次舉辦公益展覽、講座,與攝影愛好者分享老相機的故事,用相機的變遷,折射出時代的發(fā)展。
來自西城分中心的專家型文化志愿者路宏偉,是“西派皮影”傳人,他長期在社區(qū)、基層舉辦公益講座、表演,用民俗氣息濃郁的皮影,陪伴百姓度過歡樂的時光。
在手工藝文化志愿者展覽展示區(qū),東城手工藝專業(yè)型、專家型文化志愿者帶來北京面人、北京雕漆、內畫壺、中國結、風箏、剪紙、泥人、豆塑等傳統(tǒng)手工藝項目,每一個展位前都人頭攢動。在文化志愿者的細心指導下,參觀者親手制作出惟妙惟肖的面人、精巧的剪紙,華麗的中國結,體驗到手工藝的樂趣。這群手工藝文化志愿者,曾多次在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務中心組織的“北京文化志愿者邊疆行大展臺”、“大講堂”、“文化助殘”、“文化感動生活”等活動中展示絕技,用靈巧的雙手和精益求精的服務,展現(xiàn)首都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與此同時,動態(tài)展示區(qū)的合唱、舞蹈輔導現(xiàn)場,早已擺開了陣勢。文化藝術輔導是北京文化志愿者的服務方向之一,動態(tài)展示區(qū)通過合唱與舞蹈這兩種最為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還原了志愿者開展培訓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