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效存在的突出問題
盡管我國在節能減排與提高能效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與科學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能源效率總體仍然偏低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我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國的3.3倍,日本的7倍,也高于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我國能源生產和轉化過程用能高達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11%,能源資源回采率和轉化效率低于國外先進水平。其中,火力供電煤耗高于國際先進水平9.7%,電網綜合線損率高1.5個百分點。我國鋼鐵、水泥、造紙等主要產品單位能耗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二)經濟結構制約能效提高
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為10:47:43,單位增加值能耗比約為1:6:1.5,三次產業和生活用能分別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73%、14%和11%。第二產業單位GDP能耗高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根據有關研究結果,如果降低第二產業1個百分點,同時提高第三產業1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可以降低約1個百分點。與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第二產業能源消費比重高出40%左右。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導致我國能耗水平相對較高,提高能效的難度較大。
(三)高能源密度制造業比重大
我國鋼鐵、石化、建材、有色四大高能源密度產業能源消費約占全社會的47%,約占第二產業的65%。“十五”以來,四大行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12.6%,高于輕工、紡織等中低耗能制造業2.5個百分點,也高于全社會能源消費增速。四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是全國單位GDP能耗的4倍,是中低耗能制造業的7倍。高耗能、高排放產業增長過快,節能提效面臨巨大困難。
(四)能源結構亟待優化
我國能源結構中,利用效率較低的煤炭比重達70%,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約40個百分點,石油、天然氣等所占比重低。氣體和液體燃料的燃燒效率比固體燃料高,天然氣的平均終端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石油的終端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目前,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結構中,電能比重約為19%,比世界先進水平低約4個百分點。按目前情況測算,如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能源強度可以降低6%。
(五)政策機制尚待完善
能源價格沒有完全反映資源稀缺性、不可再生成本和環境治理成本,能源價格特別是終端能源價格偏低,容易引發能源資源過度開采、浪費使用和低效率配置,并推動產業結構向高耗能方向發展。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還不完善,基于市場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創新驅動不足,企業缺乏節能減排內生動力。一些地方不能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關系,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對調結構、轉方式重視不夠。能源消費和污染物排放計量、統計嚴重滯后,監測、監管、監察能力亟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