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帶奶粉,轉攻尿片?
“兩地尿片差價有限,只能捎帶貼補路費”
比較香港、內地的尿片價格,可以發現,兩地差價并不大,林偉文店里花王L號54片的尿片價格為150港元,而大陸同款尿片賣155元左右,有的尺碼僅有匯率差價,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往回運尿片?
深圳居民張先生說:“只是家里有小孩,所以捎帶著回去。”
除了像張先生一樣的個人采購者,港人最擔心的還是區內大批水貨客掃蕩貨品帶來貨品短缺,導致價格升高影響正常生活。林偉文表示,上水地區的水貨客其實同樣受差價限制。林偉文透露,深圳確實有一些藥房收購香港這邊帶過去的尿片,但由于差價、交通成本所限,想要以此生財并不容易,“最多也就是補貼點路費”。
而記者在上水街頭看到的水貨客,除尿片外,還“青睞”其他港貨,像是公仔面、七星茶、養樂多,甚至是牙膏。因此,尿片獨占鰲頭成“掃貨首選”的說法并不準確。
誰動了尿片?
“多重因素造成尿片短缺”
林偉文說,藥房這么多年來都沒出現過尿片缺貨的情況,先前所謂的“尿片荒”主要集中在個別品牌,相信是由代理商、水貨客等各方原因導致。
林先生表示,花王(Merries)紙尿片本身銷售不多,加上碼頭罷工導致貨物上岸處理速度緩慢,為尿片短缺埋下了“種子”。而上水地區藥房不僅要滿足本地居民的需求,水貨客、深圳居民、自由行游客強大的消費力,讓尿片一時供不應求。
林先生表示,花王代理商在每次返貨時,便會立即將貨物散發各零售點,不會有存貨,所以一旦出現斷貨的情況,便難以周轉。可以說,是多重不利因素聚頭,“尿片荒”才浮出水面。
林先生表示,只要不盯著一個品牌,根本不用擔心“尿片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