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黨報盤點民生成績: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正變成現實

2013-11-11 09:03:21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黨報盤點民生成績: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正變成現實

  民生成績單

保障和改善民生之路,在回望中更顯意味深長。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召開。2013年11月9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這一年,黨和政府繼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就業是民生之本。面對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城鎮新增就業任務依然提前超額完成。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政府實施就業促進計劃,為他們提供“一對一”持續幫扶。就業數量增加的同時,就業質量也在逐步提升:大量農業人口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網絡就業創造了千萬以上崗位,智力密集型產業初具規模、拉動就業……

增加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政策法規不斷出臺。2013年2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出臺,明確提出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縮小等目標;7月1日,勞動合同法修正案正式實施,“同工同酬”有了更明確的規定;在上半年,有1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提低”讓低收入者對未來充滿期待。

世界上最大的社保體系已經在我國建立:超過13億人參加醫療保險,8億人參加養老保險。“全民醫保”已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后繼續穩步推進。制度完善的同時,社保待遇也在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九連增”,月平均水平接近2000元。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280元,隨著籌資水平提高,新農合提供的醫療服務包也越來越大。不僅覆蓋了住院服務,門診統籌也全面開展,切實減輕了農民看病負擔。

避免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目前,23個省份的大病醫保實施辦法已經落地,青海、山東等省份實現全省運行。大病患者費用報銷比例基本能達到60%以上,甚至高達80%。

讓百姓實現安居夢,保障房建設如火如荼。2013年,全國計劃新開工保障房630萬套,基本建成470萬套。截至9月,已開工620萬套,基本建成410萬套。保障房建設數量龐大,住房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租賃性質的保障房逐步成為主體;配套建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入住率成為新的考核指標;一些地方進一步打破戶籍限制,外來務工人員也能申請保障房。

新一輪棚改也在前不久正式拉開帷幕。2013年7月1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公布,城中村改造統一納入棚改范圍,享受棚改政策。棚改用地可獲優先安排,簡化審批流程。為保障棚改順利推行,政府投入真金白銀。年初中央安排預算內投資413億元支持棚戶區改造,前不久又追加了120億元。

教育公平的陽光,逐漸灑落到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異地高考在多地破冰,為打工者子弟暢通了高考渠道;為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各地已經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農村娃吃到了熱乎乎的營養午餐,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的資助體系已經全覆蓋。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樸素愿望正在一個個變為現實。

成績固然可貴,但是民生改善無止境。政府不容松懈,每個人也都應該為了美好生活而不斷奮斗與努力。只有這樣,在1年、5年、10年甚至百年之后,再做回顧,才能有看不夠的成績斐然,觸得到的美好中國。

編輯: 許銀娟 標簽: 黨報 教育公平 資助體系 住院服務 棚改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焦點圖片

強臺風“海燕”嚴重影響三亞 大樹被風刮倒

秦始皇陵考古首次發現“土豪金”陶俑(圖)

美國職業室內橄欖球東西部明星對決首次來華比賽

湖北武漢:污水處理站成小區“臭氣筒” 居民貼“臭”字抗議

精彩熱圖

 
 

精彩熱圖

“麻雀探頭群” 武漢一電線桿上裝20個探頭

湖北宜昌:約百頭死豬拋尸長江岸邊 惡臭熏天

北京高校大學生英語演講“我的中國夢”

強臺風“海燕”影響海口 岸邊浪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