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1
低排放區域界限如何劃定?
北京市年內將劃定低排放區,目前交通部門正在進行政策研究。
記者從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低排放區域的劃定可能以北京的環路為界限劃定,也可能將北京重要的商務區、景區劃為低排放區,比如中關村、國貿或者奧林匹克公園附近等區域。有專家表示,也可以將北京的醫院、學校周邊劃定為低排放區。
其次,按照今年排堵保暢工作方案,要使用經濟手段降低低排放區的車輛使用強度。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可能采取提高低排放區停車費的方式,或者直接收取交通擁堵費。國外有城市曾按照車型進行限制,比如低于一定排放標準的車輛不得進入低排放區。
最后就是低排放區劃定實現的技術方式,這需要依賴電子車牌實現,但也可以通過安裝攝像頭對進入區域車輛進行監控,主要看低排放區車輛使用的具體政策。
2
電子車牌如何實現扣費?
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具體交通擁堵費應在哪兒收,如何定標準,通過怎樣的技術渠道實現,都需要進一步研究。但可以確定的是,收取交通擁堵費,必須以電子車牌技術為前提。
電子車牌的概念聽似陌生,其實它早已應用在大眾生活中。高速路ETC收費以及環保部門發放的機動車綠色環保標識都是電子車牌的應用,只是這兩種電子車牌的容量低,而且車輛在高速行駛時難以識別,必須等車輛速度減慢甚至停下后才能讀取數據。北京即將啟用的電子車牌需要在車輛高速行駛的狀況下,就能讀取車輛安裝的電子標簽的數據并扣費,但應用的原理與前者相似。
交通專家表示,不同級別的電子標簽其建設費用不同,級別越高成本也越高,政府應注重不同電子標簽之間的信息互通,避免多卡不通用造成的資源浪費。同時,高技術含量的電子車牌可以獲取很多數據,可以監控區域內每個時段車流量,如果數據讀取設備布點足夠密集,還能查詢某輛車的行駛軌跡,這樣能實現對車輛的精細化管理。
相關
北京“大外環”已建450公里
據北京市交通委規劃處負責人表示,按照京津冀協調發展的思路,北京、天津、河北交通部門已經建立溝通機制,從頂層設計到項目規劃全面銜接。
未來的交通要結合治污、城市發展布局定目標,比如,北京目前是單中心加放射線路,這就導致很多過境的貨車進入市區。未來,可能將公路大宗的能源貨運調整至鐵路,交通方式以及經濟方面更加合理。
從國家公路網來看,北京有個“大外環”的概念,總長度940公里,已經建設450公里,還有490公里正在建設或者做前期工作。大外環建設之后,將減輕過境車輛對于北京的壓力。
(記者 黃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