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大同縣巧打特色牌 帶動農民致富

2014-03-24 11:09:49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免費訂閱30天China Daily雙語新聞手機報:移動用戶編輯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有心遍地是黃金,無意金山也枉然。”說起縣里扶持農民種植黃花增收致富的事,60歲的大同縣倍加造鎮謝疃村農民吳日德感慨不已:他家有3畝地,先前每年種些雜糧,只夠家里人吃的。后來,在政府的扶持下,種了2.7畝黃花,去年每畝純收入已達6000多元,“吃的花的都沒得說。”

老吳家的情形是大同扶持農民致富的縮影。近幾年,該縣巧打特色牌,把黃花變錢花,為農民辟出一條增收的好路子。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2.5%。

給補貼,種植不再小打小鬧

大同縣憑借獨特的氣候和自然條件,一直被譽為“黃花之鄉”,所產黃花菜品質好,營養價值高,市場也好,好年景畝均純收益在5000元左右,但多年來一直停留在小打小鬧上,始終沒有大的發展。

原因何在?縣委縣政府經過深入調研找到了癥結:農民有“兩怕一難”:怕市場波動,怕旱災絕收;難在沒錢擴大種植面積。

為擺脫“守著寶地沒錢掙”的局面,2011年,縣里把黃花確立為主導產業,同時,出臺獎勵扶助政策,每年拿出1500萬元,對黃花種植戶每畝補貼500元;連片種植200畝以上的,由政府免費打井取水,引進節水技術,配套節水管道。

一時間,全縣農民歡欣鼓舞,種植黃花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全縣每年都以2萬畝左右的規模迅速擴大。

“政府貼錢一心幫扶咱多掙錢,咱再不撲開身子干,那不是傻了?”謝疃村63歲的吳建坤老人動情地說。倍加造鎮黨委書記閆合山介紹,全鎮人均年純收入7500元,而種黃花的村民年收入超過1.5萬元。見到效益的村民種植黃花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全鎮連續兩年新增種植面積都在4500畝左右。

目前,大同縣黃花種植面積已超過8萬畝,進入采摘期的有3萬畝,其中建成6個萬畝黃花產業基地、18個黃花專業村。縣委書記王鳳瑞滿懷信心地說,“十二五”末全縣黃花種植規模達到15萬畝,實現農民人均1畝,僅此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就至少在5000元左右,占到人均純收入的近一半。

強產業,農民穩賺放心錢

“采花季節,我每天要送來300~400斤。這可要感謝縣政府,感謝三利公司。去年雨水多,要沒有三利公司,靠自己晾曬,我們的損失就大了。” 剛談完黃花購銷事宜的賀店村農民謝旭感激地說。

以前,大同縣的黃花加工粗放,深度開發不夠,附加值不高,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優勢。近年來,在基地化建設、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管理的基礎上,縣里全力扶持黃花加工龍頭企業,開發有較高品位的黃花系列食品,創立品牌,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黃花產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讓農民賺上了放心錢。

“去年4月,在縣委縣政府的鼓勵扶持下,我投資了200多萬元添置了烘烤房,如今一天就可以烘干1萬多斤。今年公司計劃還要擴大規模,再建幾個烘烤房,建一個冷庫。”三利農產品公司董事長龐乃東說,每年黃花采摘的時間是40天左右,農民一到采摘季節就提心吊膽,擔心遇上連陰雨天氣黃花爛掉。現在好了,農民只管種和采摘,公司負責收購、烘干、銷售,即使“遇上連陰雨,農民披著雨衣摘下黃花,送到公司就可以數錢了”。縣里還專門派交警執勤,開辟綠色通道,保證農民能順暢地把黃花送到企業。

目前,大同縣農民和市場逐步實現了“無縫對接”。永翔食品公司開發的速凍保鮮黃花技術,實現了保鮮黃花加工和黃花產品的多樣化;大同縣黃花總公司和臺商合作研發出了黃花菜秋水仙堿、黃花茶、黃花飲料等藥用食用新產品。記者 劉亮明

編輯:寧波 標簽:
 
 
 

精彩熱圖

 
 

焦點圖片

穿上這雙鞋讓你的生活變慢

《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紀念》郵票純金仿印典藏發行

武漢動物園大能貓清涼度夏

女子拍職業裝呼吁關注男人節

精彩熱圖

魯甸地震一周年:千盞燭光寄哀思

武漢11對情侶水下比賽接吻

南京市民扎堆戲水“爆棚”沖浪

鄭州街頭現“寵物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