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限房價、競地價”、“限地價、競配建政策性住房”的土地出讓方式后,昨日(4日),首宗“限地價、競房價”地塊——門頭溝區永定鎮東辛秤村地塊上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類型的房源將銷售給既沒有保障房購房資格、又無力承擔普通商品房房價的“夾心層”。
首次“限地價、競房價”
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昨日公布的信息顯示,首宗“限地價、競房價”的地塊,土地面積約為19公頃,總建筑規模約38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其余為商業及綜合建筑。業內人士稱,這是近年來本市西部地區推出的最大規模居住用地。
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限地價、競房價”的掛牌交易方式,就是在確定地價的情況下,由競買人競報未來在該宗地上建設的商品住房的銷售價格,“我們最終將以商品房售價‘價低者得’的原則,確定最終的競得者。”相關工作人員說,本市的土地市場上這是首次出現向下競價。
據了解,該地塊的地價定為每平方米5850元,整體超過22億元。由于這個數字已經確定,競買人要報的,則是銷售時將執行的商品房售價。
房價最高每平方米1.36萬元
這片土地上要求建設“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套型最大建筑面積為120平方米,整個社區要滿足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房屋不低于總住宅建筑規模70%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該宗地房屋銷售價格最高限價為每平方米1.36萬元,競買人要按照不少于每平方米50元的競價階梯向下投報承諾房屋銷售價格。
“本宗出讓地塊的房屋銷售限價指的是最高銷售價格。我們希望通過此種出讓方式的探索,引導開發商主動理性降低房屋銷售價格,同時引導區域房價水平定位。”相關負責人強調。
據了解,本次限定的地價是由一級開發成本和較低土地收益構成的,其中一級開發成本也相對較低。而1.36萬元的價格,則是計算進房地產開發成本以及較低的利潤空間后得出的。
記者搜索發現,門頭溝區在今年還成交了一塊較偏遠的地塊,商品房樓面價已經超過每平方米6000元。同時,東辛秤村附近的商品房價格約在每平方米1.7萬元左右。
購房“夾心層”將獲益
公示信息顯示,這塊地東距西六環路僅約1公里,距地鐵S1線直線距離約2公里。地鐵S1線已于2010年12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將于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將限價商品房放置在交通相對便利的位置。今年4月,位于軌道交通房山線長陽站附近的中國鐵建長陽國際城作為“限房價、競地價”的試點,以低于周邊房價5000元左右的價格上市。
同時,和“限房價、競地價”的長陽國際城一樣,這片土地上的商品房將優先用于滿足擁有北京市戶口或在北京工作、居住一定年限以上人群的自住及改善型購房需求。
相關負責人表示,“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是繼限價商品住房之后,又一體現政府政策支持的商品住房。由于不受限價房購買資格限制,自房山區長陽鎮起步區6號地居住項目首次推出后,一直受到社會上大量家庭收入超過保障房申請資格、但又無法承擔商品住房高額售價的普通市民的關注,此類商品住房作為消費層次的有效補充,將有助于滿足本市商品住房“夾心層”購買人群的實際需求。(記者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