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權昨在三明清流調研 與臺灣農民拉家常

尤權書記在清流縣臺灣農民創業園蘭花基地調研
省委書記尤權昨在三明清流調研,與臺灣農民拉家常——這里生態好,大家一起來致富。
昨日下午,省委書記尤權一行來到三明清流考察調研,了解當地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新農村建設。嵩溪鎮蓮花山腳下一處山坳里,現代化的蘭花大棚依山而建,公司創始人、臺農吳森源當起了向導,介紹起他數十年如一日的“蘭花經”。
欣賞了郁郁蔥蔥的各類蘭花,尤書記走出大棚,此時,幾位同樣在清流創業的臺農代表,聚攏過來,尤書記笑著與大家逐一握手。雖然不曾謀面,但尤書記對于大家的事業并不陌生,一位從事錦鯉養殖的臺農,剛一自報家門,尤書記就接過話,“你養錦鯉的事,我聽說過”,現場笑聲四起,氣氛融洽。
山里的雨,說來就來,豆大的雨點,瓢潑般傾瀉下來。臺農們興致很高,請書記移步到屋檐下,繼續拉家常。
聽說大家在清流創業,都帶著當地農民一起干,尤書記高興地說,養蘭花的周期很長,堅持下來不容易,大家都是這樣,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靠著這種精神,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這里生態好,你們來創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當地農民也受益,大家一起致富,把地方的經濟帶動起來。
“當地政府對我們支持很大,有時遇到困難,深更半夜一個電話,就馬上來幫忙解決。”臺農謝銘洋感慨說,來福建創業,真的就像一家人,這幾年,臺灣的很多親朋也常在兩地走動,都非常支持他們的事業,這不僅僅是賺錢,更重要的是,做得很開心,生活得很溫馨。
聽到這,尤書記一邊點頭,一邊叮囑身邊的當地干部,要繼續為臺農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尤書記說,如今大陸的投資環境越來越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對于產品品質要求也更高,像蘭花、錦鯉這樣的高端產品,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只要大家專心干,相信一定很有潛力。
臨離開時,幾位臺農表示,今年他們都要去參加“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并提出要跟書記一起拍照。尤書記欣然與大家合影,笑著說,這張照片很有意義,歡迎你們都來參加交易會,到時我要對著照片,看看大家來了沒有。
大雨中,尤書記的車駛向下一站調研地。(記者 王勛 張永定)
實習編輯: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