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隔空接診”18分鐘救心梗老太 破全省紀錄
醫生團隊在為陳老太實施手術疏通梗死血管
近日,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搶救了一名突發急性心梗的78歲老太,從患者入院到血管開通手術成功用時僅18分鐘。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國際指南推薦的時間是小于90分鐘,而這次手術比國際指南要求的快了72分鐘,創了福建省全新紀錄。
這除了得益于醫生們的精湛技術,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正在試運行的胸痛中心數據系統也功不可沒。老太人還在羅源當地醫院,其心電圖、血壓等各項檢查信息都已經被傳輸到該系統中,醫生已提前2個小時“隔空接診”患者了解病情。
昨日是手術后的第六天,東南快報(微博)記者在病房見到陳老太,她已能下地走路,再過一兩天即可康復出院。而聊起發病時的情況,她還心有余悸。
今年78歲的陳老太是羅源人。4月2日凌晨1時許,陳老太胸口疼得像壓著一塊巨石一般,全身無力、呼吸不暢。她強忍到當天早上8點多,才給在外做事的大女兒打電話。隨后她被緊急送往羅源縣醫院,醫生診斷其右冠狀動脈閉塞,隨時有生命危險。在得到陳老太家屬的同意后,羅源縣醫院醫生當即連線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的“胸痛指揮中心”。
福州總院心內科主任羅助榮坐鎮指揮,第一時間便獲悉了患者的全部病歷資料,并帶領治療團隊做出急救方案,遠程指導先對陳老太進行緊急治療,并決定進行急診冠脈介入手術。
羅助榮說,以往轉診病人,從外院轉診至急診科,都要花上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這無形中縮短了黃金手術時間。而通過胸痛中心,等同于提前2個小時“隔空”接診患者了解病情,病人到院后就可直接手術。
2日上午11:17,陳老太被送達福州總院急診科大門口,直接被推送到心內科介入導管室。
無影燈下,一場與死神賽跑的較量隨即展開。羅助榮熟練地拿起直徑為2mm、長度為15mm的球囊,快速從陳老太的腹股溝穿入,在造影劑的追蹤下,找到了閉塞的血管。球囊相當于汽車內胎,能產生10個大氣壓,瞬間就將堵塞的血管撐開,血管被疏通了,這代表急性心肌梗塞手術成功。而此時離老太入院僅18分鐘,比國際指南的要求快了整整72分鐘。
羅助榮告訴東南快報記者,心肌梗死發病后120分鐘內是治療的黃金時間,最好能在6小時內開通梗死血管。目前正在試運行的急性胸痛救治中心,真正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羅助榮提醒,不少患者出現胸痛、胸悶,總希望忍忍就過去了,等實在扛不住了再趕到醫院往往已錯過最佳搶救時間。因此心梗患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記者黃淑平通訊員張文明陳梅賢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