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告訴記者,實際上“39號文”到他手里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仔細閱讀之后他越發感到其中問題的嚴重性,甚至“中紀委應該介入調查”。
2011年5月,一份簽發于2008年10月19日但迄今尚未正式公開的市政府文件引發了廣州市民、學者、官員及媒體的熱議。據當地各大媒體報道,這份剛剛通過非正常渠道曝光的穗府【2008】39號文件(以下簡稱“39號文”)“偷偷摸摸”地將廣州城市建設諸項目特許給了幾大集團經營,涉及民生各方面卻“事先不征求意見,事后不公開”,更有培植“壟斷”之嫌。
廣東省政協常委孟浩對《望東方周刊》說:“把這個文件隱藏起來,我就覺得他們是心里弱的表現,不陽光。涉及國計民生的措施沒有向社會公開,尤其是沒有向人大報告討論批準,該文件都是在2008年5月1日的《國務院信息公開條例》公開之后所發生的。是不是一年時間政府部門還沒有學好這個文件?”
孟浩告訴本刊記者,實際上“39號文”到他手里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仔細閱讀之后他越發感到其中問題的嚴重性,甚至“中紀委應該介入調查”。
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新聞信息處在接受本刊的采訪公函后,電話答復本刊記者:該文件的確沒有公開,幾日前也已經有市民提交了政務公開申請,市政府政務公開處已經在受理。究竟會不會給答復,怎樣給答復,都正在研究中,會在十五個工作日之內有決定。而至于“39號文”是否涉嫌制造壟斷企業瓜分廣州城建項目,也要屆時以政務公開的回復為準。
關于這份飽受爭議的文件,致電本刊的該處官員則說:“我們自己認為,沒有什么站不住腳,這都是依法依規,有章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