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
產品經銷商
遍及全國各地
經過6年打拼,如今黃炳定的茶具廠越做越大,員工也從最初的8個人增加到62人。此外,除了原有的茶具廠,黃炳定還注冊了一家“廣海家具廠”,將業務拓展至家具行業。
在黃炳定的倉庫里記者看到,其產品不但有各種規格的茶桌、茶托,還有雕花的八仙桌、太師椅等。黃炳定說,過去師傅是手工作業,每雕刻一幅茶托需要一整天時間,現在引進了電腦雕刻設備,6個鉆頭同時啟動,3小時即可完工。而建廠之初每人每天只能打磨80把茶葉夾,現在熟練工人一天也可以打磨出600把了,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
據了解,黃炳定的產品在全國每個省會城市都有經銷商,在廣東更遍及每一個地級市?!吧庾鼍昧?,很多客戶自然就成了朋友,現在,我早就不用出去跑業務了,產品出貨基本都是對方先付款,其中不少還是預付款下定”。
在黃炳定的帶動下,當地不少外出打工者紛紛選擇回鄉創業。黃炳定的堂弟黃炳征告訴記者,他也注冊了一家茶具廠,并通過開網店的方式面向全國銷售?!拔抑灰诩依锸刂娔X,每天就能發出去幾批貨”。
記者了解到,目前僅光和村就注冊了12家茶具和家具生產企業,有力推動了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的美好愿望。
美好心愿
規劃工業園區
造福一方百姓
鄉親們看黃炳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都親切地稱他為“大老板”,當地許多農戶家里也都有人在他的廠子里打工,有不少甚至還是“雙職工”呢。
目前,最令黃炳定頭疼的是交通問題。從光和村村委會到那降坡,2公里長的村道雖然鋪設了水泥,但寬度只有3.5米,別說大型貨車,就連農用車會車都很困難。黃炳定每次從外面進原料回廠,大貨車都只能停在村委會,然后再用小型農用車一車車往那降坡轉運。
“如果道路等硬件設施改善了,村民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肯定會更高?!秉S炳定告訴記者,受投資環境所限,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選擇了異地創業,僅光和村,在廣東建廠自己當老板的,就有好幾個人。
黃炳定希望光和村也能采取由政府出面征地,企業自主建設的方式,規劃出一片工業園區。“這個愿望一旦實現,不但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而且將帶動當地村民共同致富,過上幸福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