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急功近利助推房價埋風險
“大規模填海造地開發房地產,沒有任何公益性質,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商業行為。”許多專家認為,“這不僅推高了房價,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沒有好處,而且破壞了生態環境,吸引大量居民集聚在海岸線上,一旦發生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后果也很嚴重。”
記者調查發現,填海建造的商品房多標榜為“觀海豪宅”推銷,很多是地方“樓王”,成為帶動當地房價上漲過快的引導力量。
三亞市一家地產公司員工小蔡說,目前三亞灣海岸沿線的海景房“起步價”每平方米已超過3萬元,而著名的填海住宅島鳳凰島,每平方米價格近10萬元。
對此,廣東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力認為,瀕海而居將面臨高濕、高鹽、高溫等“三高”困擾,對人體健康、房子和家電維護等都非好事,有些宣傳明顯是商業誤導。
暨南大學教授喻季欣說,缺乏規劃和監管的填海造地,會淪為少數開發商牟利工具,把原本屬于公眾的天然岸線出賣,必然引發新的不公,絕不是科學發展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