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佳木斯日報訊 5月22日,記者從全市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培訓班上獲悉,控制灌溉技術可以提高作物的經濟系數,改善作物的品質,起到節水、優質、高效的作用,是傳統灌溉方法的革命性突破。
去年全市總灌溉面積1688萬畝,其中水田705萬畝。水稻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42%,而產量卻占糧食總量的49%。水田灌溉用水量大,約占農業用水總量的90%以上,在發展水田,增產稻米過程中,節約水田用水是今后一個時期非常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是一項比較前沿的灌溉技術,它是在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適度進行水份脅迫,會使水稻產生一定的耐旱性,而且不會導致減產。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控制灌溉技術節水效果顯著,井灌區節水率為30—40%,地表水灌區節水率達25%以上。產量和米質提高顯著,經實地觀測,控制灌溉能力增產5—10%,米質和口感明顯改善。水稻抗病、抗倒伏能力顯著,稻瘟病發病率明顯降低,病株率平均降低40%以上。節能降耗顯著,井灌區減少油耗30%,每畝減少油費20元以上;提水灌區每畝減少電費10元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與生產成本降低顯著,幾乎不排水,溶于水中的土壤養分流失減少,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十分明顯,相應增強了肥料利用效果并減少了肥料費用支出。控制灌溉投入少、效益高,一畝地投入幾塊錢,而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效益高達110元至120元。
作為一個急迫、艱巨、長期的戰略性任務,控制灌溉技術的推廣必須有樣板牽動、典型示范。今年佳木斯市水田節水控灌達到100萬畝推廣目標,將采取“工程節水+控制灌溉+計量供水”的綜合節水模式,為佳木斯市控制灌溉技術推廣建立基地。(編輯:范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