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員每季度都得拉來50萬
MSN簽名改為“上來拉存款啦”
一般來說,一到年底各家銀行忙著想方設法拉存款,這是很多人早已熟知的;但今年才快到6月底,南京不少銀行竟然已經提前“過年”了——不過,這不是放假休息的意思,而是像到年底一樣打起“搶錢”大戰。
年中“搶錢”有內幕
這是為什么呢?記者一打聽,才了解了其中內幕:原來,之前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存貸比按“季度末、月度末”考核,但是從6月1日起,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按“日均”考核存貸比。據了解,今年南京有些銀行的存款比年初下降了,所以各家銀行“拼存款”的意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再加上馬上就到6月30日了——銀行業內人士稱之為業績“中考”,按照銀監會對各家銀行存貸比不超75%(即貸款占存款的比重不超75%)的防風險要求,各家銀行“搶錢”暗戰涌動。
客戶經理哀嘆自己的“經理”太不值錢
南京一家銀行某支行的柜員苦惱地說,他們每個普通柜員每季度都有拉50萬元存款的任務,分行不定期地還會分配給各支行辦理信用卡的任務,像自己就必須完成35張信用卡的銷卡任務。
而另一家銀行的一位客戶經理則無奈地抱怨,“今年壓力特別大,年后上班到現在我沒休息過一天。單位規定,試用期一年——前六個月是見習期,后六個月是實習期,期間無論拉多少貸款存款均無績效工資。”他無奈地說,我們也叫“經理”,但簡直可以說是最沒出息的“經理”。
記者在MSN和QQ上看到不少銀行的朋友都在訴說最近拉存款壓力大。一家銀行的后臺工作人員更是將自己的MSN簽名改成了“有存款任務,我上來拉存款啦”。這位工作人員頗為苦澀地告訴記者:“像我這樣的普通員工現在也有日均存款指標。每天下班后,我就在網上向親朋好友討存款。”
一位金融業資深人士分析,出現這種情況,是各銀行想讓6月底年中考核的報表顯得更好看,讓各家上市銀行的半年報和每股收益看起來都不賴。
-第三方觀點
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董正偉
存款利率低貸款利率高,銀行已賺了!
在北京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正偉眼里,銀行收費“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他認為,我國銀行的經營模式是“吃存貸款利差”,銀行的利率是受央行管制的,儲戶存款利率非常低,但貸款利率非常高,銀行靠吃存貸款利差就已獲利豐厚。在這種模式下,儲戶把錢存進銀行相當于是把錢借給銀行,然后銀行再拿去放貸,“儲戶把錢借給你,還要倒貼手續費,這于情于理都說不通。”
董正偉還表示,國外的銀行在收取服務費之前,必須給客戶創造價值。比如客戶在銀行理財,只有獲得了收益,銀行才收費。但在我國,由于通脹程度高,客戶在銀行存款,比如是1000元,存一年后,由于通脹的侵蝕,可能就變成900元、800元了,存款的價值在縮水。銀行沒有給客戶創造價值,怎么還能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