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蒜價較高,蒜農種蒜積極性高漲,今年大蒜種植面積擴大不少。雖然冬春連旱,但大蒜根系發達,蒜薹減產了,但是大蒜卻增產。可是,今年大蒜產量到底有多少,卻是一本糊涂賬。
金鄉縣農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金鄉縣大蒜今年單產1068公斤,種植面積65萬畝,總產量同比增長45%以上。但近年來金鄉周邊七縣也繼續擴種,且多到金鄉來儲存,因此,僅根據金鄉一個縣的數字統計不足以作科學的市場分析。
“媒體的報道有放大效應,特別是一些不實報道,客觀上起到了助漲助跌的作用。就像去年媒體把利好的消息放大了一樣,今年把悲觀的氣氛也渲染過頭了。”楊桂華說:“大蒜的消費量,也隨著大蒜價格高低有所增減。前些年大蒜價格高,蒜片加工廠都停產了。今年價格低,機器又開起來了,能加工轉化掉不少大蒜。還有,蒜黃種植也成了規模,能消耗不少大蒜。”
權威市場信息要及時發布,產業組織化程度亟待提高,種植要增加計劃性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蒜收獲已經兩個多月,全國層面上,至今沒有哪個部門對今年的大蒜種植面積、產量等信息予以統計和披露。這導致了蒜農蒜商對市場的分析判斷沒有依據,面對市場變化無所適從。采訪中,金鄉縣蒜農及相關主管部門對此都表示不解和不滿。
“大家都說今年蒜多,但至今仍然沒有權威數字。說多,是相對于去年嚴重供不應求的局面來說。按正常的需求量,我感覺價格不至于這么低。”周生穩說。
中國大蒜商會副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介紹說,國外大蒜的進口量基本上是平穩的,每年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國內的銷量也是以5%到10%的速度在增加。按一般測算,金鄉和周邊縣冷庫儲存130萬噸左右是供求平衡的。目前由于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至今不好估算大蒜供求情況。
蒜價如此大起大落,種植戶和經銷商都被搞得暈頭轉向。大蒜產業如何告別暴漲暴跌,實現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