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中國在線>經濟
紅利稅,該不該減免? 投資者為何不喜歡分紅?
2011-12-05 08:47:35      來源:人民日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分享按鈕

隨著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的出臺,投資者對分紅納稅的關注也再度升溫

投資者為何不喜歡分紅

“我買股票只關心它今后能不能漲,至于分不分紅、分多少紅,基本上不考慮。相反,如果一只股票馬上就要面臨分紅,我反而會回避它。”談起目前市場上熱議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北京股民陳進濤并不隱瞞他的真實想法。

股息率過低,是投資者對分紅不太在意的重要原因。統計顯示,2010年度我國股市整體股息水平為0.55%,滬深300指數的股息率為1.06%。A股市場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如果沖著那點分紅買股票,那還不如直接存銀行了,也不用冒那么大風險。”陳進濤說。

不在意分紅尚可理解,為什么還要回避即將分紅的股票?陳進濤舉了一只他今年買的股票作例子。年中,他持有的1萬股馬鋼股份分派股息,每10股派0.5元,但在除息日當天,這些分紅要從股價中扣除。也就是說,在除息日,股票市值少掉5000元,而拿到手的現金分紅卻只有4500元。一來一去,損失了500元。這500元,正是因為現金分紅繳了稅。

“如果是即將分紅的股票,就算買進后股價不漲不跌,也要出現虧損。在收紅利稅的情況下,分紅不僅不能帶給股民好處,反而會出現凈損失。與其如此,還不如買那些不分紅的股票呢。”

所謂紅利稅,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稅種,其本質上是個人所得稅。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個人因持有中國的債券、股票、股權而從中國境內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需按一定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

從現實情況看,在征收紅利稅的情況下,分紅事實上是把一部分股東權益轉化成了稅收。如果再考慮到二級市場的除權除息制度,在不分紅的情況下,投資者不需要納稅;分紅越多,投資者的凈損失也越大。這樣,投資者不喜歡分紅也就不難理解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中國入世十周年
入世十周年>> 詳細

各地新聞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新聞宣傳局負責人指出,這種在互聯網上編造和傳播謠言的行為,不僅違反社會公德,擾亂互聯網傳播秩序,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網絡運營服務企業要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和社會責任,加強信息發布管理,堅決不為虛假信息和謠言提供傳播渠道。>> 詳細
點擊排行
  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成功發射第十顆北斗導航衛星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