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年報:收入近八成來自息差
生產型企業資金供給不足,致不良貸款略有上升
雖然去年五大行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然而從第四季度開始,不良貸款開始有所反彈。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季度上升了0.1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與上季度持平,但是不良貸款余額開始上升。
“當前我國主動實施經濟結構調整,致使此前產能過剩行業企業不得不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兼并重組,企業利潤下滑,負債率上升,由此帶來的風險直接反映到銀行不良貸款的上升,如鋼鐵行業。”劉煜輝說。
具體來說,銀行不良貸款上升的直接因素是生產型企業受外部經濟形勢影響需求減少,經營成本上升,資金供給不足;房地產調控持續,房地產企業回款慢,資金壓力大增;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增大。
今年一部分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將集中到期,商業銀行是否能應對由此帶來的風險?此前,銀監會一直要求各家商業銀行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提高貸款的現金覆蓋率。“從目前來看,整個銀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85%以上是現金流能100%覆蓋的,10%貸款是現金流能半覆蓋的,沒有現金流覆蓋的那部分貸款也不是一定存在風險,隨著項目的建成,將會有現金收入用來還本付息。” 周昆平分析說。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
相關新聞:
政府設獎鼓勵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7家上市銀行去年凈利增44% 建行農行否認
股份制銀行進軍市州 光大銀行湘潭支行開業
多家銀行行長否認高利潤:行業實際利潤約2000億
銀行收費為何引發輿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