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寨”忍無可忍,維權還是炒作?
這些奢侈品緣何突然在中國密集打假?
“路易威登深信,打擊假冒抄襲是品牌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LV公關部門負責人譚知宇向記者發來的說明函解釋,該公司并非只針對中國維權,其全球范圍的打假行動一直在進行中,2009年就策劃發起了9489次搜查行動,平均每天39次,在全球提交了26843項反假冒訴訟。
區別于官方表述,一位與這家公司有密切接觸的人士向記者透露,該公司選擇這一時間點到南京打假,是因為南京旗艦店將開業。無獨有偶,該公司位于合肥的銀泰中心的專賣店也將于近期開業。
國際大公司,為何揪住小商戶不放?是對“被山寨”忍無可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專家曾明月認為,中國去年奢侈品銷量增幅全球第一。民眾瘋狂追逐的同時,導致假冒偽劣滋生。之所以對小商戶進行高額索賠,是因為這種方式比起找制假窩點,投入少、見效快、震懾力更強。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一公司在中國打假多年,實際所獲賠償不高,最高只有約9萬元。這對于一只包就賣數萬元的奢侈品大鱷來說,維權的效果顯然微乎其微。而這一公司卻堅持利用這一方式打假,值得玩味。
江蘇盛典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建華認為,這些國際奢侈品大公司和那些小商戶較真,不排除有宣傳、造勢之嫌。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公司一系列的法律動作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是維權,也是宣傳。
應對“高調”打假,引導理性消費是關鍵
記者最新了解到,LV在南京雖然上訴的商戶很多,索賠額度也很大,但最終還是同意庭下調解。
業內人士認為,明知兩三百元的東西不可能是正品,卻還是愿意購買贗品以滿足虛榮心理,這種“知假買假”的消費心理是贗品泛濫的根源所在。“隨著奢侈品牌在華打假的升溫,更提醒消費者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減少盲目的炫耀消費。”北京羅杰斯事務所律師王宏濤說。
“是否被山寨,一直是衡量一個奢侈品牌知名度的指標,也是這些公司不太去花力氣制止仿冒的原因。但今年以來針對制止‘售賣’環節的密集打假,則展現出這些奢侈品牌對于中國市場的野心。”曾明月說。
胡建華認為,應對奢侈品高調打假,關鍵要加大打擊假冒偽劣的力度,整頓那些“山寨集市”,為我們自身品牌的創立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一些人士還認為,奢侈品打假風潮也警示那些“山寨集市”,商場要承擔起應有的管理責任,不能對承租小商戶售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同時要引導商戶走真正的品牌銷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