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觀天下 知中國

征地改革“四大懸念”待解

2012-12-06 08:53:54 來源:新華網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繼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土地收益分配比例后,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決定修改農地征收補償條款,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征地矛盾已成為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新一輪征地改革引發廣泛的期待。其中征地補償會提高多少?農民能否成為征地交易主體?會不會助推地價和房價……圍繞一系列懸念,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追蹤采訪了權威專家。

補償標準能否隨行就市?

【焦點】國土資源部發布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國土資源違法線索處理中心共受理近9萬件,其中農村集體土地違法占地投訴最多。目前農民主要反映征地補償水平太低,改革征地分配制度已成為共識。

【觀點1】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名譽會長包永江:現在一些網民把地方政府的GDP,諧音為“刮地皮”,隱含的利益邏輯是:以農業產值為標準補償被征地農民,卻高價拍賣用于商業開發,農民沒有參與巨額溢價的收益分配。按現行法律規定,征用一畝農地僅補償幾萬元,但政府用于工商業開發后,地價就漲幾十倍之多,這一征地“剪刀差”引發越來越多的城鄉沖突。新的征地制度改革,首先要提高補償標準,如果提高10倍,農民一畝地就能拿到幾十萬元補償,這樣農民可以“帶資進城”,既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又可加快城鎮化進程。

【觀點2】國務院研究室農村經濟研究司巡視員葉興慶:一旦被征地,失地農民應當參與增值收益部分的分配。提高補償標準的依據是什么?應當根據各地城市化和收入水平“因地制宜”,不好用數字直接量化。

【觀點3】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黨國英:農村集體土地大體分為耕地和農村建設用地。征用后者,應按城市建設用地的市場價格補償,哪怕補償額能讓農民在城里買一套別墅都正常。關鍵是要賦予農民跟地方政府“討價還價”的權利,通過談判來確定征地補償標準。

【點評】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為土地既是農民的生活資料,也是生產資料。城鄉一體化已成為改革方向,征地補償卻仍然是城鄉二元化的,這加劇了城鄉收入差距,征地“雙軌制”亟待改革。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精彩熱圖

“中國人怕什么”背后的思索

探秘最完美的“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