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電子產品成 “新寵”
事實上,禮品回收行業的不景氣,也與禮品更新換代有關。
根據商務部此前的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數碼相機、手機、平板電腦、單反相機等時尚電子產品成了今年的年貨“新寵”。南京市重點監測商貿企業iPad、iPhone等高端數碼產品黃金周銷售額同比增長約36%。
而記者走訪禮品回收市場時發現,盡管傳統的煙酒、茶葉等禮品回收遇冷,但高檔電子產品正成為禮品回收行業的“新寵”。在鄭州很多電子產品銷售商場里,一些“高價回收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字樣的小店面一家接著一家,而電子產品被回收后,大部分重新“裝修”一下,繼而重新流入市場。
“禮品回收行業就是看準了‘用的不買,買的不用’這一特點,在回收和出售間賺取利潤差。例如,以六到七折的價錢回收,再以九折的價錢賣出。”鄭州科技市場一位從事電子產品回收的商販說,以前回收主要是用過的二手貨,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將電子產品作為禮品送人,所以電子產品回收的市場越來越大,“不少手機、筆記本電腦送過來的時候甚至沒有拆包裝,一看就是別人送的。”
對此,有專家指出,受勤儉節約風氣影響,陽光政務的推進,以及市場無序競爭、多手流轉,禮品質量無法保證的傳統禮品回收行業,即便市場仍有需求,路也會越走越窄,受此影響利潤下滑,行業將洗牌。而目前市場出現了業務升級的跡象,例如高科技產品回收業務出現,其實就是行業轉型的信號。
禮品回收悄然轉戰 “網絡”
記者調查發現,日益發達的禮品網絡回收,同樣也加速了禮品回收行業的重新洗牌和轉型。
近年來,禮品回收競爭日益激烈,部分從業者為了改變不利局面,開始拓寬“經營渠道”,一些網絡“回收”網站如雨后春筍般紛紛開辦。
一時間,頻頻送出和收到的“新年禮物”,正以一種特殊的渠道再次回到市場,并形成了一條收購、渠道、再銷售的“灰色產業鏈”,甚至“產業升級”至電子商務、“網上網下”聯動,生意相當紅火。
打開互聯網,在搜索引擎里輸入禮品回收字樣,能發現很多看似正規的“禮品回收公司”網頁。而一些知名購物網站上,有關禮品回收和銷售的“網店”更是層出不窮,這些禮品回收的商販會在網上注冊賬號或網店,不僅發布回收禮品的詳細信息,圖文并茂地為禮品尋銷路,并承諾為顧客“保密”。
記者查閱多家網絡回收網站后發現,禮品回收的范圍小到各類購物卡、儲值卡、加油卡、代金券、高檔煙酒,大到名貴藥材、黃金、玉石、高檔表,幾乎涉及禮品范疇的物品都能在上面分門別類地找到價格。
一些網店還宣稱自己有實體店,并專門配有多名“客服人員”在線交流,方便介紹自己回收的范圍及價格,可通過物流公司進行配送或者上門服務,達成一致后方可用現金、銀行轉賬、支付寶等形式完成交易。
在58同城等國內知名分類信息網站,“換物”、“禮品回收”的帖子同樣鋪天蓋地。
對此,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認為,短期來看,禮品回收市場還將存在,但是內容和形式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按照當前情況來判斷,以流動收購為主的禮品回收業,今后有可能逐漸向定點正規業務回歸。也就是說,禮品質量沒有問題的前提下,傭金制、寄賣制專營店,將會成為未來禮品回收行業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