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速鐵路是按照350公里的技術標準建造的,最高運營速度可達380公里,但正式開通運營時速是300公里,外界普遍質疑,京滬高鐵是因為安全問題而降速。對此,昨天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回應稱,“在京滬高鐵開通初期確定了300公里的商業運營速度,不是由于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不達標、安全不可靠所確定的。”
1.為什么不是350、250時速混開?
速度差100公里效率低20%
胡亞東表示,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運營首次采用了兩種速度等級和兩種票價。采用這個模式,就是為了讓旅客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坐快一點的車,也可以選擇坐慢一點的車。另外,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運營采用兩種速度等級的開行方案,會產生速度差。“通俗說就是慢的要給快的讓路,如果這種避讓過多,就會影響線路的能力和運行的速度。”
據測算,時速350公里和250公里混合開行,在電力消耗及主要設備損耗和壽命周期上,它的效率要明顯低于300公里和 250公里混合運行模式,“要降低20%左右。”“國家在批復京滬高速鐵路初步設計的時候,就明確了京滬高速鐵路的初期開通運營最高時速就是300公里。我們認為應該執行國家的有關批復。”
2.怎樣保證運行安全?
全線設視頻監視系統
“診斷車”每日“開道”
京滬高鐵開通后,鐵路部門還將加強固定、移動設備設施運營維護,確保安全。在每天早上正式列車開行前,將開行雙向對開確認列車對其“開道”,也就是不載人的空動車組列車對線路進行安全確認。胡亞東介紹說,這個列車全車身為黃色,被稱為高鐵的“診斷醫生”。
同時,每天夜晚利用列車停駛的時間,對線路、接觸網等固定設備進行不少于4個小時的檢查保養;每10天左右即開行安全檢測車,對線路進行全面“體檢”;每日開展動車組運用檢修,同時依據走行公里和時間,嚴格實行五級修程等定期檢修。
沿線防護網2.85米高
京滬高鐵在建設標準上采用了最高的安全標準。首先,這條線路實行了全封閉的建設標準。高速鐵路的防護網高度有1.8米、2.2米、2.5米,京滬高速鐵路采取的是最高的防護標準,建設的是2.85米的防護網,阻擋行人以及牲畜進入。沿線所有的交叉道口都采取了立交的方式。全線設置了視頻監控系統,24個車站全部安裝了先進的安全檢查系統。
沿線設置了18個鐵路公安派出所,建立了652個執勤的崗亭。按照每公里1個人的標準,安排了安保人員在運營時段不間斷地對線路進行安全的巡守和防護。
全線31處地震監控點
京滬高鐵建設了全方位的防災安全監控系統。該系統由風監測子系統、雨量監測子系統、地震監控子系統和異物侵限監控子系統等構成。如地震監控子系統能在發生地震時及時準確監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區域的列車減速或停止運行。京滬高鐵全線共設置地震監控點31處、風速監測點167處、雨量監測點50處。
3.沿線交通如何配套?
京滬高鐵首推“零換乘”
胡亞東昨天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零換乘”,即讓旅客在高鐵進出站和換乘上走最短的路。目前,北京南站、天津西站、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四個車站都實現了城市地下鐵路接入車站同時開通。無錫、蘇州、濟南一些車站的地下鐵路正在建設,公交配套地方政府也相當重視,總體上能夠與京滬高鐵開通同步配套。“個別還有一些車站進度慢一些,比如河北廊坊站、安徽定遠站,我們也在晝夜兼程加緊工程施工和配套完善,爭取能夠在開通之時完成公交配套。”
晨報記者 陳琳
■影響·民航
京滬高鐵或拉走兩成“飛人”
“高鐵來了!”“高鐵時代到了!”高鐵迅猛發展的勢頭給民航帶來不小的震動,而現實是部分短程航線的確受高鐵影響而停飛。民航界人士指出,民航應提速以應對高鐵的沖擊。
受川渝、漢宜、鄭西、合武、黃石等高速鐵路的沖擊,從2009年11月到2011年4月1日,短短兩年時間,國內至少七條短程航線因受高鐵沖擊停飛。
民航資源網專家、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人事行政部部長楊芬介紹,受武廣高鐵沖擊,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客流量已連續幾個月出現負增長,且中南六省機場2011年春運的平均增速低于全國機場平均增速。武漢機場的“當前之痛”可能即將成為其他機場的“明日之憂”。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也曾坦言,在500公里以內的范圍,高鐵對民航沖擊可能達到50%以上。
楊芬認為:“民航確實到了該‘提速’應對高鐵的時候了。”十年來,鐵路提速六次,其直接效應是客運能力的大幅提升,而當前民航由于“資源緊張”導致的“準點率不高”卻越來越凸顯,在“速度”上的傳統競爭優勢正逐漸喪失。
數據顯示,在高鐵與民航之間,乘客更在意的是票價,有7成參與調查者認為,如果機票價格便宜,將選擇乘坐飛機而不是高鐵,其次是機場與市區的交通和航班準點,兩者均占到3成以上。
航空業內人士預計,京滬高鐵或將影響京滬航線約兩成客流量,但機票價格不會大幅度下跌,還是會根據艙位上座率、淡旺季等綜合評定進行理性價格變動。攜程網北京機票業務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下京滬航線機票價格無大波動。
晨報記者 吳亭
■影響·旅游
旅行社:高鐵票價具有競爭力
“京滬高鐵的票價比我們估計的低,因此對于游客來說具有一定吸引力。”中青旅國內旅游公司標準產品中心經理姜鵬表示,高鐵將豐富京滬之間旅游線路,并且在價格方面略占優勢。
從游覽線路上來看,旅行社正在設計高鐵連高鐵的線路,比如京滬高鐵連滬杭高鐵,從上海進,從杭州出,擴大京滬旅游線的游覽范圍。此外,由于京滬高鐵途經江蘇、山東、安徽等省市,旅行社也正在推出乘坐高鐵游覽黃山的線路。
國旅總社推出的京滬高鐵相關線路分為一等二等兩種票價,預計7月1日出發,共含四條華東游參團線路和一條華東自由行線路。國內旅游部副總經理孫立群表示,高鐵省去了往返機場和候機的時間,比較便利。此外,機票在折扣較大的時候票價雖然能跟高鐵持平,但旺季的時候還是偏高,而高鐵票價雖然比較貴,但還是比機票價格穩定。
姜鵬預計,與京滬高鐵相關的團隊游價格,如果是火車往返的話,價格將上漲100元左右,如果是單飛的話,價格將較此前便宜200元至300元。
晨報記者 吳亭
■影響·公路
北京至滄州客運最受沖擊
目前北京至上海的長途客運,只有趙公口長途客運站每日下午4:30發車的一條線路。現在大部分的旅客都是沿線生意人或務工人員,高鐵的開通對這條線路影響并不大。
趙公口長途客運站副站長呂惠表示,他擔心受到高鐵沖擊最大的是北京至滄州的客流,趙公口運營的主導客流線路總共112條,其中北京至滄州客流量最大,每天好幾十班。票價高客70元,普客60多。
昨天鐵道部并未公布北京南至滄州的票價。“如果北京至滄州的票價超過100元,對我們就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呂惠用最低全程票價除以全程1318公里的里程,得到了0.31的公里單價,計算出北京至滄州最低票價或才75元,不禁犯起愁來,“北京南站距離高客站很近,做買賣的‘大包客’我不擔心,但商務和輕裝出發的旅客有可能‘流失’。”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孫遲記者 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