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鎮雙元村的考古發掘現場(1月6日攝)。新華社發(王天佑 攝)
另有少量青銅容器風格與楚文化青銅器風格接近。其中一件青銅盞,蓋、身大部分飾蟠螭紋,捉手、器耳、器足采用透雕、浮雕工藝,精美異常,可見當時制造工藝的精湛;有兩件青銅戈,戈身上分別繪有精致的龍紋、虎紋浮雕,活脫脫一個“虎踞龍盤”;還有約4厘米長、頗為精致的各式銅削刀等微小器具。
“這次出土青銅器的紋飾大部分為巴蜀文化中的常見紋飾,包括蟬紋、虎紋、龍紋、手心紋、巴蜀圖語等,由此判斷墓葬年代大部分在秦滅巴蜀以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雨茂說,過去成都周邊地區發現的船棺葬多為戰國時期,春秋時期的極少,此次發掘填補了這一空白。
劉雨茂等專家認為,從金沙遺址、商業街船棺葬、青白江雙元村春秋戰國墓群,到前不久剛公布的蒲江戰國船棺墓群,使商周時期至戰國晚期的古蜀文明形成序列,進一步揭開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為研究古代巴蜀地區的歷史文化、生活喪葬習俗及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間的交融等提供了重要研究資料。(完)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