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政策仍需持續發力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繼續實施及保障性住房的快速推進,房地產市場已開始出現局部“松動”,但使房價繼續回歸理性,還需政策持續發力。
中國人民大學近日發布的《中國宏觀經濟與預測報告》認為,今年一季度我國上市房企的存貨量已同比大增40%,大中城市商品房呈現“去泡沫化”的趨勢,并在今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間出現局部拐點,但“去泡沫化”并不是短期內房價急劇下降。
從各方統計數據來看,房地產調控效果也正在顯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5月份環比價格下降或持平的城市為20個,比上月增加了6個。中國指數研究院對100個城市的全樣本調查顯示,6月份25個城市的住宅平均價格下跌,比5月份增加了4個。
李鐵崗說,目前房地產市場仍存在消費者是否購買的糾結,開發商是否降價的糾結,政府如何繼續調控的糾結。雖然特價房和一些優惠售房手段頻繁出現,李鐵崗認為房價下降的趨勢已較明顯,但他同時也認為在短時間內房價不可能大幅下滑。
對于下半年的濟南房價走勢,新浪房產調查顯示,41%的民眾認為“穩中有升”,也有34%的民眾認為會“小幅下跌”;超過一半的參考調查者認為,樓市調控最重要的是“政府執行力”,21%的民眾則寄希望于“保障房建設”。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新的形勢下,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已開始尋找“突破口”。蔣紅暉說,房地產企業目前正在利用各種手段來迎合民眾的剛性需求,如一些新推樓盤不再追求“精裝修”等房屋的附屬價值,而是盡量降低價格來迎合民眾最基本的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郭松海說,雖然局部地區的住宅供需關系已有所變化,但整體來看房地產市場調控仍不能放松,許多城市房價依然堅挺,房價和百姓的收入相比依然處于較高水平,繼續抑制投資、投機行為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的政策仍需繼續嚴格貫徹執行。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