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戰:天災?人禍?
2007年之前,綠潮并不是青島的海洋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盡管這座城市高級海洋專業人才占全國的30%,涉海領域兩院院士占全國的70%左右,海洋科技優勢明顯。
“可以肯定的是,綠潮現象并非中國所特有。”葉乃好,黃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這位主攻藻類生物學與資源化利用的年輕博士,從2008年起開始研究滸苔。
葉乃好介紹,滸苔是石莼屬的一個種,是形成綠潮現象的重要物種之一。綠潮多數以石莼屬大型綠藻種類脫離固著基,形成漂浮增殖群體所致,是世界沿海各國普遍發生的海洋生態異常現象。一般發生在春夏兩季,大多數在夏季高溫期結束。
“20世紀70年代初,法國布列塔尼沿海發生大規模綠潮現象,之后是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再后來是本世紀初的日韓,以及近幾年的中國,幾十年時間內,綠潮遍及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北溫帶的多個沿海國家。世界范圍內,近年來綠潮發生頻率和生物量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葉乃好說。
滸苔為何會暴發?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莊志猛將其原因歸結為“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
“滸苔暴發取決于是否有足夠多的種子、充足的陽光,以及足夠的營養源。這些年,全球變化為滸苔暴發提供了重要的環境因素。人類過度經濟活動造成的海水富營養化,也是滸苔暴發的重要原因。”莊志猛說。
莊志猛解釋,所謂富營養化是指環境中以磷和氮為主的無機營養鹽,超出了環境自身的調節能力,而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海水富營養化主要與沿海區域工農業的迅猛發展、沿海城鎮化的持續加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