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月26日訊(記者 扈楓 通訊員 劉冠偉劉貴增)日前,山東省公安廳委托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調查統計的數據出爐,通過電話調查系統隨機抽取17萬個電話號碼統計出2014年全省群眾的安全感達97.49%,對公安工作滿意度達97.27%,比2013年分別提升0.78%和0.21%,實現了民意調查滿意度連續7年提升。我省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何以“七連升”?記者為此展開了調查。
懲治犯罪 群眾生活更安心
今年1月初,濱州市開發區群眾張波沒想到,僅僅用了2個小時,自己車內被盜的財物就被民警追了回來。原來,接到張波報警后,民警迅速調取案發現場監控錄像,并利用大數據警務云進行搜索,通過及時布控和調度警力,將正駕駛一輛無牌面包車逃竄的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
平安是群眾最大的心愿和福祉。全省公安機關通過深化“打黑惡、反盜搶、防詐騙、掃毒害、追逃犯”系列安民行動,偵小案、破大案、挖積案,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竭力給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平安的生活環境。
據統計,通過開展“網上滅槍”、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和打擊傳銷、侵犯知識產權、涉稅犯罪等專項行動,2014年全省共破獲刑事案件23.1萬起,抓獲各類刑事作案成員11.5萬人,打掉農村霸痞團伙585個,命案破案率達98.7%,八類暴力案件、“兩搶”案件同比下降11.11%、25.45%,涌現出一大批零發案村、社區。
群眾痛恨什么犯罪就嚴打什么犯罪,對于社會廣為關注的黃賭毒犯罪、食品藥品環境犯罪等,我省公安機關堅持出重拳,組織“百城禁毒會戰”和“打黃賭·鏟源頭”百日行動,2014年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5583余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6047人,打掉利用賭博機賭博窩點300余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100余人,收繳賭資570余萬元。2014年我省公安機關堅持“重典治污”,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宣戰,在全國首創公安環保部門聯勤聯動執法機制,偵辦破壞生態環境案件990起,其中環境污染類刑事案件601起,環境資源類案件389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581人,是全國破獲案件最多的省份之一。
服務民生 群眾生活更舒心
1月5日,在濟南打工的王海青不慎將身份證丟失,本打算請假回老家煙臺補辦身份證,省公安廳今年推出的全省身份證異地辦理新政省去了他的奔波之苦。他帶著相關材料,就近來到歷城公安分局戶政服務大廳,很快補辦了身份證。
“收到和發放貨物請仔細核對,以免丟失和錯拿。”如今,地處淄川服裝城商業圈核心地段的西關一社區的商戶們可以隨時收到服裝城派出所發布的微信安全提示信息。這是該所針對轄區商戶林立、人員流動大等特定推出的微信警務,市民只需掃描微信就可以看到豐富的安全防范內容和公安業務辦理程序,簡便高效。
全省公安機關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把一件件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一大批惠民新政如雨后春筍相繼出臺,讓群眾切實感到實惠。借助建設大數據警務云優勢,完善山東民生警務平臺功能,堅持10大類118項公安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網上申辦和預約申辦,全年辦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634萬余件,受理各類民生訴求169.8萬余件。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質增效的服務新模式獲得群眾高度稱贊,滿意率達到99%。推動管理服務職能向基層延伸,建立社區警務室8700余個,“社區六進”覆蓋率達到93 %,實現公安機關服務管理與人民群眾面對面、零距離。
規范執法 百姓生活更順心
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執法辦案的出發點、落腳點,大力整治執法突出問題。
圍繞容易產生執法問題的崗位、環節,全省公安機關開展了執法隱患風險點和執法問題排查工作,2014年集中排查接處警、受立案等10個環節的106類執法隱患風險、6428個問題,做到訊問犯罪嫌疑人規范處置率等均達到100%。建立起“100-1=0”執法危機應對警示教育機制,剖析執法問題,警示執法底線。研究制定規范性文件近20件,出臺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對277種處罰統一規范量化,最大限度壓縮自由裁量空間。梳理涉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權力事項795項,全部向社會公布,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