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了解到,浦東新區已全面啟動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工程,計劃從今年開始,用5—10年時間,面向全球,圍繞浦東新區重大產業領域,引進100名左右具有海外豐富從業經歷、通曉國際規則和慣例、掌握核心技術、帶動產業發展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簡稱“百人計劃”)。
作為“國際人才創新試驗區”,為加快國際人才高地建設,著眼于“十二五”浦東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需要,《浦東新區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意見》日前出臺,引進對象集中在兩大類:一是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海外高層次金融人才和高層次航運人才;二是服務浦東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進重大裝備等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和創業人才。
為吸引海外人才來滬,浦東還出臺了綜合扶持政策。“百人計劃”引進的人才,將獲100萬元的綜合性資助,包括50萬元一次性資助,作為人才發展的啟動經費;50萬元的安家補貼,幫助人才安排家庭生活。對經認定的優秀創業團隊,還將提供50萬元的團隊建設經費。此外,圍繞人才創業發展瓶頸問題,新區重點加強了科技金融扶持力度,在國資投資支持企業發展、銀政合作支持企業貸款融資、政府創業引導基金、研發費用補貼等方面加強了綜合配套支持力度,大力鼓勵人才在浦東創業興業。在生活方面,新區將提供15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供其使用,并且為人才提供出入境、戶籍、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的綜合性生活保障,著力解決人才發展的后顧之憂。
當然“百人計劃”引進的人才也有一定的“門檻”。比如,金融或航運人才需要在國際大型金融或航運企業、機構擔任高級以上管理職務,精通相關領域業務和國際規則,經營管理業績突出。而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進重大裝備、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軟件和信息服務、新材料等九大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人才,則需要擁有重大發明創造和重大技術創新經驗,在重大專項、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中主持或參與過大型科研項目。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