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浦東公安破獲一起案件,嫌疑人竟藏身于電商平臺,利用配送貨現場刷卡付費的機會,掉包POS機盜取被害人信用卡信息,制造偽卡消費。
今年1月5日以來,市公安局開展打擊銀行卡犯罪專項行動。目前,全市共立案400余起,破案160余起,抓獲嫌疑人270余名,追贓挽損1000余萬元。
外籍男持偽卡境內ATM機取款
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獲悉,信用卡犯罪團伙跨地作案的趨勢明顯。他們在竊取銀行卡信息、制作傳輸偽卡、ATM機取現等各個環節均有明確分工,且涉及多個省市,甚至跨境作案。
今年1月,徐匯多家銀行發現大量偽造的空白境外銀行卡被ATM機吞卡,于是向公安機關通報。徐匯經偵支隊及時查看涉案ATM機監控錄像,確認多名外籍男子持偽卡取款的情況。目前,涉事3人被刑事拘留。據了解,這一流竄于羅馬尼亞、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地的團伙,通過非法獲取偽造的空白境外銀行卡及磁道信息,挾帶入境后制作偽卡實施盜刷。此案中,警方繳獲多張空白境外銀行卡、銀行卡磁條信息等作案物品,收繳涉案贓款20余萬元。
招募“卡手”集中騙領銀行卡
今年1月初,寶山分局民警發現,有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虛假申請銀行卡。初步調查發現,有團伙組織“卡手”到金融網點假冒他人身份,騙領銀行卡。之后,再將冒領的銀行卡以每張200元—400元不等的價格網上轉賣獲利。最終,警方抓獲了16名團伙成員。而在兼職“卡手”中,不乏在校大學生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涉事的信用卡、身份證信息從何而來?警方介紹,泄漏渠道主要有三:一是利用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消費時警惕性不高,使用測錄裝置竊取銀行卡信息;二是發布代理提高信用卡額度等虛假廣告,獲取持卡人姓名、卡號、有效期等支付關鍵信息;三是通過釣魚網站等手段,利用互聯網技術竊取持卡人銀行卡信息。
建議更換芯片卡保障信息安全
“我國使用的銀行卡絕大部分是磁條卡,容易復制。而目前歐美國家流行的芯片銀行卡,可復制性低,安全系數更高。”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戴新福建議,市民可主動前往銀行營業網點辦理銀行卡的升級更換業務。
警方還建議,在使用銀行卡的過程中,不要讓銀行卡脫離視線。此外,如發現銀行卡有被異常查詢的情況,應立即更改密碼,并及時聯系銀行查明。最好開通銀行卡短信提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