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4日,浙江臺州市速起蓄電池有限公司廠房外邊堆滿了廢舊垃圾。近日,臺州路橋區峰江街道上陶村139名村民出現由蓄電池污染引起的血鉛含量超標。CFP供圖
珠三角40%農用地重金屬超標
國家環保部門組織的《典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探查研究》調查顯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農田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超標,其中10%屬嚴重超標。
珠三角調查區域中重金屬超標元素主要為:鎘、汞、砷、銅、鎳。其中,土壤中汞含量明顯增高,增加幅度多在70%—150%。調查中約有50%調查區土壤中鉛含量水平明顯增高,增高幅度大多在30%左右。
2008年發布的《廣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珠江、深圳河等河流攜帶入海的重金屬和類金屬砷超過1.2萬噸。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李志安教授告訴南方日報記者,近年他參與的珠三角污染土壤修復工作,都是灌溉水被周邊企業排放影響,導致重金屬污染農田為主。“目前的重金屬土壤修復技術還很不成熟,最快也要兩三年才能修復到可耕種水平,而且修復并不等于把重金屬完全消除,只是把它濃度降低。如果不修復,重金屬一般可以殘留幾十年,例如鉛可以在農田上殘留100年。”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楊文婕研究員指出,類似土壤重金屬污染這樣的環境污染,影響對象廣泛,影響區域廣,危害人口多。她舉例說,重金屬鎘中毒可在20—30年后表現出來,有機氯農藥雖然已經禁用多年,但目前在一些胎兒、嬰幼兒體內還可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