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社會
人口紅利持續衰減 “未富先老”考驗中國
2011-06-08 15:26: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打印文章

人口紅利持續衰減 “未富先老”考驗中國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3.26%,比10年前上升了2.93個百分點。(資料圖) 王東明 攝

過去30多年,伴隨著中共主導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國在通往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一路“飛奔”。但歷史無法簡單復制。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以及日趨老齡化的人口結構,中國經濟發展遭遇眾多瓶頸,讓中共意識到轉變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談及此問題時,曾罕見地連用了50個“加快”。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到2025年,中國的人口紅利將徹底消失。要實現經濟的騰飛,中國必須力爭在此之前完成發展方式的轉變。否則,就只能停在半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的13.26%,比10年前上升了2.93個百分點。

張車偉表示,人口變化趨勢不可逆轉。老齡化加速而來,意味著“人口紅利”將持續衰減。如今,中國已經顯現出“未富先老”特征,其經濟發展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張車偉解釋說,中國人口撫養比自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開始下降,但由于種種因素,中國當時并沒能將潛在人口紅利轉變為現實推動力。

他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之所以能夠創造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將經濟發展模式與人口結構特點相結合,發揮勞動力資源充沛的優勢,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出口導向,推動國民經濟高速增長。

在上述發展模式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從頻臨崩潰邊緣發展為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

但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過度消費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伴隨著老齡化的加深,中國人口特點顯現出勞動適齡人口下降以及社會總撫養比上升的趨勢。

張車偉指出,勞動力供給不再源源不斷,中國經濟要繼續向前邁進,必須將過去那種依靠要素投入刺激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轉到依靠生產率提高及技術進步推動的經濟增長上來。

不過,一個總量近40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體要完成轉身絕非易事。經濟學家吳敬璉回憶說,早在1981年中國國務院就曾提出,要把經濟發展轉移到效率提高的基礎上去。但多年來的實踐表明,轉型的路上會有著諸多挑戰。

在張車偉看來,最大的挑戰在于創新。他表示,目前,中國經濟依靠外部驅動的特征比較明顯,技術來源于外部,產品銷往外部,這和中國創新能力的不足有密切的關系。未來,必須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擴內需也是當務之急。張車偉指出,中國要確保內需的增長,需要做好三件事情。首先,加快勞動者工資的增長,至少與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同步。其次,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避免有錢不敢花錢的現象。再次,要進行完全的城市化。目前進入到城市的人都是年輕的人,農村的留守老人生活艱難。今后城市化,要讓老年人也進入到城市當中去。

此外,政府職能的轉變也十分關鍵。張車偉說,中國此前的增長和政府的主導是密不可分的。但今后,政府應該把主要精力從關注經濟增長轉移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上來。

經濟學家辜勝阻稱,如果說“人口紅利”使中國從低收入國家成功地邁向中等收入國家,那么未來要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這個過程中,則要靠改革形成的“制度紅利”,未來經濟增長的很重要的支撐因素要靠改革。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共中央提出“頂層設計”之說,應可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張車偉表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到未富先老國家的行列,未來十五年至關重要。既要完成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要抓住人口紅利的最后窗口,通過發展經濟,進入到高收入國家行列。從而讓“未富先老”變成“邊老邊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鄧京荊


 
專題
2011中美澳藝術滑水對抗賽
2011中美澳藝術滑水對抗賽>> 詳細

各地新聞
偉大歷程>> 詳細
點擊排行
  鹿心社被任命為江西省代省長(圖)
陜西舉行慶祝建黨90周年戲劇展演節
 
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