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說法
鮮榨果汁不得含添加劑
12315熱線工作人員稱,鮮榨果汁內不得含有添加劑,商家打著“鮮榨果汁”名義銷售勾兌飲料,涉嫌虛假宣傳,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消費者掌握相關證據,可向工商部門投訴。
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透露,從安全角度講,消費者盡量不要選擇喝勾兌的飲料,如果認為對方勾兌的飲料有安全隱患,經過檢測發現確有指標超出的狀況,可向衛生部門舉報。
“但檢測物品的取樣是個難題,衛生部門檢測時,經銷商可能會改變添加劑用量,很難抓住現行。”該工作人員稱,市面上八成果汁都是勾兌而成,商家就是鉆了監管的空子。
2010年7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對《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新規擬規定,采用濃漿、濃縮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飲料,不得稱為鮮榨飲料,制作鮮榨果汁,超過兩小時將不得銷售。
記者從中國飯店協會了解到,協會也正在制定《飯店餐飲業鮮榨果蔬汁標準》,但尚未敲定范本。
>>專家說法
勾兌果汁對青少年危害大
勾兌的果汁飲料是否對人體有害?制作是否有標準?記者就此采訪中國營養聯盟副秘書長王旭峰先生。
京華時報:這些勾兌的果汁是否安全?對自制飲品的添加劑如何監管?
王旭峰:相對比較安全,餐飲業使用添加劑的目的是改善口味,如果添加過多,口感也會不好。但是長期飲用這種含有添加劑的飲料,對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有很大影響。食用色素和甜味劑在一般的成品飲料中也能看到,但它的使用劑量、范圍會受到嚴格控制。目前,在餐飲行業沒有嚴格的監管系統,也沒有相應的法律和管理辦法可以依據。沒有人檢測產品中加了多少色素,而且調制人員往往憑手感添加,不會特別嚴格地控制用量。
京華時報:消費者如何識別鮮榨果汁和勾兌果汁呢?
王旭峰:首先要看顏色,勾兌飲料顏色一般比較鮮艷,色澤均勻,鮮榨果汁顏色暗淡,并且放置一段時間后,很容易變色、分層;第二是香味,勾兌飲料聞起來香味更濃郁;第三是甜味,純鮮榨果汁甜味很淡,一般都需要加白砂糖,如果飲料喝著甜得發膩,多數是勾兌而成;最后是質感,勾兌飲料清澈、透亮,鮮榨果汁更加黏稠,會伴有果肉的沉渣,喝起來質感更好。
>>相關規定
含添加劑食品需安全評估
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違反此規定,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利用新的食品原料從事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生產,需經過安全性評估,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0萬元,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許可證。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