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方多地飄起雪花,冬季用電高峰期即將到來,“迎峰度冬”壓力或將接踵而至。數據顯示,今冬明春全國最多缺電4000萬千瓦時。煤電價格矛盾日益突出,發改委終于在12月1日對電價進行調整,而這已是今年第3次電價上漲。
在發改委提供給中新網能源頻道的相關材料中顯示,近幾年我國銷售電價整體調整幅度較低,目前我國的工業電價居世界中等水平,而居民電價遠低于國外其他國家。
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到,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有國家開始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有些國家還將階梯電價執行范圍擴大到工業、商業等用電戶。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用電較少的三分之二的居民家庭只用了三分之一的電量,用電量最多的5%的高收入家庭消費了24%的電量。
今冬明春全國最多缺電4000萬千瓦時
今年以來,受電力需求繼續較快增長、水電減發和電煤供應偏緊、煤價過高等多種因素影響,華東、華中和南方電網大部分省市電力供應偏緊,有的省份電力供應缺口達25%以上。
今年第4季度,預計全國電力消費繼續保持平穩穩定增長態勢,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3%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4.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左右。
由于火電虧損不斷加劇,部分機組難以正常出力,加之主要水電廠可調水量、蓄能值同比下降30%~40%。
綜合各種因素分析,今冬明春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偏緊,部分地區持續偏緊,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3000萬-4000萬千瓦時,主要集中在華中、南方和華東電網地區,同時,華北、西北一些火電上網電價偏低的省區也存在緊張的可能。
若電煤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而且出現持續低溫天氣,也不排除缺口加大的可能。
在當前部分電力企業虧損嚴重,儲煤發電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適當疏導煤電價格矛盾,有利于緩解發電企業經營困難,保障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應。
發改委表示,今冬明春不少地區將面臨不同程度的電力供應偏緊局面,特別是南方、華中等區域的部分省市和一些上網電價偏低的產煤省區,能出現持續性缺電,供需矛盾較為尖銳。
我國電價漲幅不及歐美國家電價漲幅一半
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到,2010年,全國省級電網平均銷售電價(含稅,不含基金與附加)為每千瓦時0.578元。其中,上網電價平均為每千瓦時0.394元;平均輸配電價為每千瓦時0.160元(不含損耗每千瓦時0.023元)。若考慮電網企業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約每千瓦時3.1分錢,2010每電力用戶實際承擔的銷售電價約每千瓦時0.609元左右。
發改委提供相關資料顯示,由于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歐洲各國2003-2010年間,工業電價年均上漲約6.53%,居民電價年均上漲約4.74%。相比之下,我國2003年-2010年間,我國銷售電價累計每千瓦時上調約0.14元,年均上漲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