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政府域名遭搶注調查 搶注者偽造工信部批文
工信部四份批復系偽造
起訴后,相關政府部門出具的答辯狀及信訪函復函顯示,相關材料為偽造。
如天津市人民政府答辯狀稱,經調查了解,發現申請注冊材料中加蓋的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章與實際使用的公章不符,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組織代碼證副本系偽造,同時,政府辦公廳工作人員中也沒有牛艷英其人,且從未委托其從事任何事務。
在回復鄭敏杰的信訪函中,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明確稱,已就偽造辦公廳印章和辦公廳組織機構代碼證以辦公廳名義注冊tianjin.cn互聯網域名一事向市公安局發函,請其予以調查處理。
此外、重慶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廣州市等市人民政府也作出了跟天津市人民政府類似的答辯,紛紛否認注冊過相關域名,且否認市政府辦公廳有注冊材料上所顯示的工作人員。
18起域名起訴中,還涉及中國電信公司的域名114.cn、112.cn,中國聯通公司的域名122.cn,氣象部門的域名121.cn和衛生部門的域名120.cn。
虛假注冊材料顯示,114.cn的注冊單位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注冊服務機構為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鄭敏杰在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江蘇電信也向南京市玄武門派出所報案請求立案查處。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也就121.cn向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保衛處報案。
鄭敏杰起訴的這一系列案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關于112.cn域名的訴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稱從未向CNNIC申請注冊過112.cn域名,并向北京市公安局報案,要求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然而,應訴時,CNNIC與三五互聯公司各向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提交了一份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關于注冊域名112.cn的批復》文件。兩份批復文件的標題和正文一致,都是回復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稱,同意該公司的申請,并授權按相關規定辦理域名注冊手續,兩份文件標注日期也同為2010年11月10日。
但奇特的是,兩份文件的文號和印章不一致,CNNIC提供的文件中,文號顯示為電管函[2010]128號,而三五互聯公司提供的文件卻顯示為電管函[2010]125號,兩份文件所蓋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公章,大小、文字字體、文字與公章邊緣的距離都有明顯差異。
2012年2月2日,工信部回應鄭敏杰的信訪函稱,鄭敏杰提出疑問的電管函[2010]129號、電管函[2010]125號與電管函[2010]128號、電管函[2010]107號、電管函[2010]135號等文件都系偽造,“我部未就文件中提到的四個域名進行過批復”,并稱已提請公安機關進行查處。
誰在偽造政府印章和公文
在鄭敏杰看來,搶注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經濟利益,因為限制注冊的域名往往是城市名和特殊數字碼,便于記憶和傳播,有的城市更是有一定影響力和名聲。雖然在網絡上沒有相關報價,但鄭敏杰說,“這些域名價格不會低于10萬元,如果能搶注到tianjin.cn這樣的域名,注冊費每個只要50到90塊錢,但只要搶注到,就能賣出10萬元以上,112.cn這樣的域名更能賣出天價。”
成立于1997年的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是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和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負責運行和管理國家頂級域名.CN、中文域名系統。
CNNIC并不直接接受注冊,2002年,CNNIC《關于CN二級域名注冊實施方案的通告》明確規定:“申請注冊限制注冊的名稱,應當向注冊服務機構提出注冊申請,由我中心根據域名系統的實際需要或者根據申請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予注冊。”
三五互聯公司是一家注冊服務機構。其網站資料顯示,該公司是中國知名的互聯網應用服務類創業板上市公司,也是福建省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
按照注冊流程,申請限制注冊域名,除了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和注冊聯系人的身份證明掃描件,還需要申請者提供蓋有申請單位公章的域名注冊信息申請表和證明申請單位為政府機構的相關材料。注冊服務機構將這一系列文件報給CNNIC審核通過后,才能進行注冊。
2010年鄭敏杰起訴中國電信集團注冊112.cn一案時,CNNIC和注冊服務機構廈門三五互聯分別向法庭提供了工信部《關于注冊域名112.cn的批復》的文件。這個文件是申請者向注冊服務機構提出申請時需要提供的文件,由注冊服務機構管理原件,再由注冊服務機構把復印件上報給CNNIC。所以,按常理來說,CNNIC與三五互聯公司出示的應該是同一份批復。
兩者之間的差異是這個事件中最值得追索的細節。鄭敏杰說:“我在法庭辯論的時候問過CNNIC的法務代表,文件為什么不一樣,他們也回答不上來。”而CNNIC在回復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稱:“此材料為注冊服務機構提供給我中心,我中心按照法律程序將以上材料提交給法庭。”
4月2日,三五互聯公司公告稱:“三五互聯從未參與或涉及任何域名注冊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司正在配合廈門公安局經偵大隊進行深入調查。”并表示已經配合提供涉及域名的相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