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之道二:“買近求遠” 進站后一路綠燈
“春運人太多,為節省乘客進站時間,火車站一般只有在進站的時候才查驗身份證,進站后就不再查身份證了。”一名張姓票販子神秘地說,“買近求遠”也是他們的一種操作方式:乘車人在站外從票販處高價購買遠途票,但遠途票上的身份證信息與乘車人身份證不一致,所以乘車人需先用自己的身份證購買短途票進站,避過實名制檢查。
“買近求遠”是否可行?記者先從票販子手中高價購買了一張1月29日從重慶北到四川達州的T10次車票,又用自己的身份證在售票窗口購買了一張重慶北到四川渠縣的K1004次車票。
29日上午11時許,記者持身份證和K1004次車票進入重慶北站,在進站口二代身份證驗證處,工作人員仔細查看記者的身份證和車票后,在K1004次車票上蓋上“實名制驗訖”的印章,然后放行。
記者隨后進入T10次列車所在的第一候車室,檢票時,負責檢票的工作人員只是接過記者的車票直接剪了一個小口,并沒有要求記者出示身份證。
到了站臺,記者走到T10次列車3號車廂門口,乘務員同樣沒查驗記者的身份證,她拿過記者手中的票掃了一眼后,就示意記者可以進去了。
不過,票販子們坦言,有了“秒殺退票”這一招后,“買近求遠”用得少了。“一是浪費你的錢,二是拿著這種票總是提心吊膽的。”
監管不嚴還是制度設計漏洞?
面對已經升級的黃牛黨,有何應對之策?
重慶鐵路警方29日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尚未在重慶發現倒票黃牛黨,但我們近期一直在關注各媒體的報道,如果發現黃牛黨,一定予以嚴厲打擊。”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黃承鋒認為,當初推行購票實名制的目的就是保證一個公平的購票環境,但目前黃牛黨倒票依舊猖獗,一是鐵路部門內部人員與黃牛黨勾結,為其提供前期票源和后期退換票的程序便利;二是春運期間鐵路運力嚴重不足,倒票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
“要整治這一現象,必須內外結合、雙管齊下。”黃承鋒說,一方面,鐵路部門要徹底清查鐵路部門的內鬼,一旦發現,必須堅決清退;另一方面,要在制度設計上堵住現有漏洞,盡可能壓縮黃牛黨的利潤空間。
黃承鋒建議,可以嘗試改變現有的退票制度,鐵路部門可以采取退票和放票分離的手段,即窗口退票之后不能當場賣票,而是在一定時間之后將所有退票集中放出,大大降低黃牛黨成功回購到票的幾率。
此外,黃承鋒表示,可改集中放票為分階段放票,目前鐵路部門是提前20天完全放票,從某種角度講,這也為黃牛黨囤票提供了充分的票源。鐵路部門可考慮分階段放票,并把每一階段放票的時間及數量對外公布,讓信息透明,減少黃牛黨的囤積票量,壓縮他們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