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一個《春節衣錦還鄉裝腔指南》的漫畫視頻在網上躥紅。該視頻詼諧地展示了過年回家一族“裝有錢,裝有權,裝成功人士”的心態。“衣服LOGO越大越有型”、“手機鈴聲調成英文歌”、“把旅行箱的國內標簽換成國際標簽”……種種做法被網友歸納為“中國式裝腔”。網友調侃,該指南解決了不少人的“面子問題”,堪稱“返鄉必備寶典”。
也有網友表示“裝腔”并不容易,不少人開始訴苦,自己已由“月光”升級到了“年光”。一名騰訊微博網友說,為了能夠“衣錦還鄉”,年底買衣服、手機等要突擊花掉幾萬元。為了過年7天,就要節衣縮食小半年,春節幾乎成了“春劫”。
“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嗎?”網友“沐攸寒”說,為了一時的“面子”而傷了“里子”,讓自己痛苦半年,實在不值得。
春節變“春劫”只是“中國式裝腔”的一個縮影。網友“害羞zebra”歷數身邊各種“裝腔”行為:“接電話故意中英文夾雜;錢包不放人民幣只塞各種卡,還要夾幾張美金;微博圖片必須是國外的美景美食,順便‘不經意’地透露地點;聚會必須大講自己的險惡職場經歷,而且每戰必勝……裝著裝著,自己都信了。”
“‘中國式裝腔’說到底還是面子效應。”網友“阿牛”指出,“中國人向來面子工程做得足,小到個人,大到集體,不惜代價也要‘面子上好看’。為了面子,我們丟失了太多更重要的東西。”
東方論壇網友“國士無雙”認為,過于在意外界的看法,而忽略內在成長,對個人實際能力的增強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