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說 錯帶化學品出門,發生反應起火
在事故現場,一名乘客雖然參與了滅火,但是警方發現他的表情和神態和其他人不太一樣。民警詢問之下,這名男乘客表示,正是他的包發生燃燒引發了這起險情,可包是自己燒起來的,他也覺得很奇怪。
隨后,民警將這名男子帶回派出所進一步調查,經過身份核實,這名男子姓劉,今年26歲,湖南人,從事空調維修已經有好幾年。
劉某告訴民警,自己從邁皋橋站上的車,準備到江寧一家公司去維修中央空調,包里裝的是用來清潔空調管道用的硼砂。劉某很委屈地向民警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硼砂會發生燃燒,他每次都是把硼砂和亞硝酸鈉放在一起的,用來凈化金屬表面,清洗管道從來沒有出過事,不知道這次怎么會出事。
就在民警對案件進行審理的過程中,劉某突然告訴民警,自己帶的不是硼砂,可能是氨基磺酸。“我太笨了,是我拿錯了!唉!”劉某向民警交待,他們從事大型中央空調維修的,通常都會接觸到一些化學品。硼砂和亞硝酸鈉放在一起,是用來凈化金屬表面清洗空調管道的。
劉某說,氨基磺酸則是一種清洗劑,主要用在中央空調的水處理中除銹除垢。劉某表示,因為硼砂和氨基磺酸長得太像,可能是他拿錯了,將氨基磺酸誤以為是硼砂,結果就和亞硝酸鈉混在了一起。
“謝好心人幫忙,要燒起來……”
在接受調查過程中,劉某除了對自己的行為懊悔之外,還希望通過民警對當時在現場幫助他滅火的一名乘客表示感謝。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包怎么會燒起來,他還用腳幫我踩,幫我一起滅火,真要好好感謝他,萬一火勢控制不住,把車廂燒起來了,我可就釀下大錯了?!备鶕⒛车慕淮窬瘜F場的提取物交給了有關單位進行化驗,分析失火的原因。目前,劉某也因非法攜帶危險品危及公共安全被地鐵警方刑事拘留。
專家釋疑
兩種化學品遇上 會發熱膨脹燃燒
揚子晚報記者也就這起自燃事件采訪了有關化學專家,專家表示,氨基磺酸是一種固態的一元無機酸,在常溫干燥的環境中,氨基磺酸比較穩定。一旦遇到了水,可顯強酸性,因此也是比較危險的化學品。氨基磺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見,空調維修人員有氨基磺酸是屬于正常的,因為在清洗大型中央空調的時候,常常使用氨基磺酸作為除垢劑。一般家用空調則不需要,所以一般人也接觸不到這種化學品。
之所以氨基磺酸與亞硝酸鈉放在一起會發生化學反應,是因為兩者結合之后產生的化學反應是放熱膨脹的,而且這兩種化學物品并非密封儲存,是被空調維修工人直接放在包里的,那么化學反應會使溫度升高,遇到了包里的其他可燃物品,很容易發生燃燒。如果遇到了金屬物,還會有發生爆炸的可能。除此以外,氨基磺酸如果到達一定的溫度,還會產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揚子晚報記者裴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