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被圈占遺址200米外的碑
此處遺址被圈進了工地攝影/首席記者張弓長
1月2日,包頭市邊墻壕村村民向記者反映,包頭市境內“戰國趙北長城遺址”的一段城墻竟然被一家施工單位用圍墻圈進了工地之內。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在包頭市境內,至今還能尋覓到從戰國以來多個時代的古老長城遺址,趙長城遺址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珍貴歷史文物。這些古老的長城遺址或靜臥在大青山深處,或隱匿在田間地壟之內。包頭市的邊墻壕村,就是因緊鄰趙長城而得名,該村的一部分陳舊的民宅甚至就修建在古老的趙長城遺址之上。站在邊墻壕村向東望去,土筑的趙長城遺址清晰可見。
1月3日上午,記者沿著邊墻壕村東側的趙長城遺址一路向東行進,走了不遠,就看到趙長城遺址上醒目地立著一塊刻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北長城遺址”的石碑。從石碑處再往東行進,趙長城遺址仍然特別明顯,可僅僅走了200多米,遺址就突然斷了頭。斷頭處是一條深溝,溝內則是一條正在施工的工地,工地上的排板房恰好就修建在遺址的延伸線路之上。深溝東側,趙長城遺址已經不見了蹤影,遺跡的延伸線路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住宅小區。繞過住宅小區繼續向東追尋,記者又走進了一個名叫色氣灣的村莊。站在色氣灣村向西張望,趙長城遺址又出現在眼前。走近遺址,再次發現這里也立著一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北長城遺址”的石碑,石碑的背面還這樣寫道:“該段長城為趙武靈王于公元前300年拓地九原后修筑,東端起點在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青山西麓,終點在烏拉特前旗烏蘭布拉格溝口。長城多為土筑,少量土石混筑。巖土設有烽燧、障城,因趙國先在其南境筑有長城,故稱此為趙北長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從這塊文物保護碑向西行進200多米,可見趙長城遺址被一處工地的圍墻圈占。記者透過工地的圍墻縫隙看到,長城遺址上還堆著一大堆巨石。
1月3日下午,包頭市文化局文物科的崔科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那里應該是屬于昆區文物管理部門管轄。如果發現文物遺址遭破壞的情況,昆區文物管理部門應該向我們進行匯報,但我們至今還沒有接到這樣的匯報。我們會盡快對此事進行調查了解。”(記者張弓長)